广州港南沙港区,岸桥林立、货如轮转,数以万计的拖车载着集装箱不停穿梭,无数张物流网从这里铺开。
目前,南沙港区在建和建成项目涵盖了集装箱、粮食、商品车、综合仓储物流等多个方面的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于交通枢纽而言,“路通,则财通”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去年,南沙实现进出口总额 2988.19 亿元,增长15.1%。其中有几项数据表现亮眼:
农产品进口额 268.1 亿元,增长36.8%;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额 41.7 亿元,增长 2.3 倍。南沙口岸冷链进口额 243 亿元,排名上升至全国口岸第三位,经南沙进口生鲜冷链产品种类超过 50 种。其中进口水果超 48 万吨,增长超4倍……这些,都与“吃”息息相关。
在传统制造业出口相对放缓的背景下,打造食品进出口枢纽,或许将成为南沙做好“全球买卖”,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下一个重要发力点。
近日,以“打造南沙成为全球优质食品数智化供应链中心”的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单位有广州市商务局、南沙商务局、南沙海关、广州港集团、广东广州报关协会以及几家食品龙头企业。
会上,大家踊跃发言,都分享了目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客观情况和现实挑战;大家也集思广益,为后疫情时代南沙港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宋小明看来,目前南沙的食品进出口规模很大,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三个第一:进口车厘子第一、进口榴莲第一、进口粮第一),但是航线仍不够稳定。“我们的短板在航线,季节一结束,航线就断了。如果航线数量足够多,我们的水果进出口就能常年维持下去。” 因此他建议南沙港区积极开拓南半球航线,特别是南非、澳洲等水果产地航线。
东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起深耕南沙,2006年进入压榨油行业。2012年,东凌的第一条进口货船达到南沙港,完成卸货需要差不多四天的现场时间;现在,最快35个小时就能把一条7万吨轮船的货卸完。“南沙海关在创新通关便利上对企业的支持给足了马力,这让我们觉得当初选择南沙没有选错。” 东凌控股有关负责人表示。
但是,他也认为,在南沙的交通成本会比其他地方相对更高,这也限制了东凌辐射的范围,“因此,怎样将食品行业的相关业务引进南沙,形成集聚地效应,这对南沙食品进出口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路易达孚代表提到,我们是全球的五大果汁贸易商之一,我们最关注的一个数据是:欧洲每年大概进口是500万吨的果汁,但现在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果汁大概只有10万吨。因为随着消费升级,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像咖啡近几年每年都有近50%的增长,所以,果汁这个市场接下来也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爆发期。
建议直接在码头附近就建造一个加工厂,在综保区,进行轻加工和包装,这是可以省掉很多成本的方式,大大提高效率。
广东广州报关协会会长靳海鸣认同这一观点,“南沙目前最需要做到食品进出口相关产业的‘集’和‘聚’。只有集聚,才能实现政策和产业的良性循环,配套的供应商也会越来越多”。
靳海鸣认为,口岸建设除了依托南沙的硬环境之外,还要有自贸区政策给予支持,要创造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以及一些创新的试点突破。“口岸的良性发展需要大市场的配置,为优质食品提供一个交易、结算方便、吸引四面八方的客户来这里进行交易的场所,这也是一个口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此外,将进出口食品的“质”提上去,也是南沙下一步的发力方向。
南沙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5月,南沙水果进出口值净增长0.42%,进口值为69.3亿元。冻肉净增长22.6%,进口值为36亿元。水产品进口值为10亿元,增长32%。尽管有些品类量有所降低,但总的价值却在上升。因为品种在不断优化,这也符合打造高级消费层次的概念。“未来,我们将借鉴之前车厘子、榴莲的经验,打造更多爆款。”
同时,他还强调:如何让南沙成为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枢纽,不仅仅是立足于华南、国内的市场,更应该立足于亚太地区的市场。在座的企业、协会,也要发挥企业龙头效应,一两个产品集聚之后,会形成蝴蝶效应,慢慢在南沙沉淀。
南沙商务局的负责同志也明确提出: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让企业根植南沙。一是企业在南沙,二是产业在南沙。需要外贸市场有足够强的依托,这样才可能持续的发展。
针对海关的千亿冷链战略,我们找到了我们的选品车厘子、榴莲,成为爆款。我们一起探讨“全球优质食品数智化供应链中心”这个事情,从战略布局到产业的落地,再到实施执行,可以尝试打造一个产业园,让企业在这里,有进口、有交易、有物流、有仓储、有加工。
主体还是企业发挥作用,包括协会、企业,有你们参与,才会实现落实下来,从0到1,从1到100。政府要做的事:第一给政策,支持企业过来,但是光靠政策驱动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唯数字论。第二是形成有力的保障,包括海关,比如检测中心等,以加快检测时间,政府要提供支持。第三是航运服务,南沙要发展航运服务企业,我们政府解决他们的配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