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的谋篇布局与编制之年。“十五五”时期,更需要把握场景驱动创新的趋势和机遇,培育更多科技先锋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更高效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以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基于此,2025年度《奋进中国新征程》大型国家文献编撰工程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启动全国征稿。这部被誉为“新时代群英谱”的历史文献,旨在铭记对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将首次以国家级出版物的高度,为科技拓荒者、文化守灯人、民生守护者铸就永恒丰碑。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科技发现日新月异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人物,将小我融入大我,躬身践行着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用实际行动筑起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峰,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展示出榜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段激励过几代中国人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环境和使命下,奋进中国新征程编委会开展2025年度《奋进中国新征程》大型国家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就是这段话的生动注脚。因为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见证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传播这些故事,徐徐展现新中国奋斗者们的风采,于平凡处见风骨,磨砺中显担当。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因此本文献所征集稿件以人物传记、科学技术创新、科研成果、突出事迹、论文等为主,由刊登单位及个人直接提供。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聚焦各行各业奋斗者的真实人生故事,跨越新中国76年的峥嵘岁月,涵盖科技、军事、工业等多个领域;更包含环保、英模、扶贫等鲜活话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编委会将聚焦十大征稿范围,即“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项目负责人;3.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4.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专利项目及专利发明人;6.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特色产业基地、投融资机构等;7.为人民健康、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8.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的文化研究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港澳台地区及海内外著名爱国人士、专家学者;10.新兴经济与新兴事业”,构筑六大立体化征稿体系:
一是聚焦科技强国方阵:向两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专利项目及专利发明人敞开大门,收录从量子计算到深空探测等突破性成果;二是聚焦产业创新图谱:为民营科技企业设置专属章节,特别面向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重点展现“卡脖子”技术攻坚背后的企业家精神;三是文明传承长卷:特别关注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的文化研究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故宫钟表修复技艺、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等中华智慧永续流传;四是民生福祉篇章:收录抗疫先锋、乡村教育家等平凡英雄,记录为人民健康、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让诸如“悬崖村天梯教师”“高原巡诊医疗队”等更多还在续写的感动中国的故事载入史册;五是多维呈现时代精神图谱:本次征稿突破传统文献体例,创新设置企事业单位特色板块——面向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特色产业基地、投融资机构等单位和新兴经济与新兴事业领域,为深耕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提供专属展示平台;六是构建多维度叙事视野:面向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学者征集稿件;鼓励创作、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融合典型案例;讲述台湾同胞同宗同源、振兴家国的使命夙愿,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鼓励海内外著名爱国人士、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记录伟大时代,不负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号召。广阔的舞台上,有许多精彩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书写、去记录、去讲述。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拥有更多样的发声渠道,也创造着更生动的表达方式,但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更好前行。奋进中国新征程编委会直接面向刊登单位及个人,就是希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声、与社会同向、与群众零距离,让故事“听”得见、“看”得见。
这不是简单的成就汇编,而是一部用奋斗者基因谱写的国家记忆。此次征稿及文献汇编,将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征稿通道已于即日全面开启,单位和个人可通过官方渠道提交稿件。将于2025年10月31日全国发行。让我们共同执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长卷中,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热血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