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江苏启东:匠心传承 税润非遗

近日,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更好传承与发扬身边的非遗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启东市税务局以“新春走基层”活动为契机,主动靠前,精准问需,助力非遗产业向新而生,拓宽非遗文化传承之路。

一曲评弹 余音绕梁

提起瀛东书厅,老启东人并不陌生,它不仅是藏在几代人记忆深处的老字号书场,更承载了几代评弹演员和曲艺爱好者的美好回忆。去年年初,瀛东书厅重新开业了。一把三弦,一抱琵琶,一方书台,在宛转悠扬的丝弦声中,启东市评弹团的精彩演出在这里又拉开了帷幕。

近年来,启东评弹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灵感,创作演出了好评如潮的《张謇垦牧曲》《板凳姑娘》等原创曲目。某次商演过后,关于劳务报酬的税费缴纳事项让启东评弹团犯了难。了解该情况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青年干部们走进瀛东书厅,详细解答了评弹团关心的涉税问题,并根据书厅的实际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惠政策辅导,让税费优惠红利直达经营主体、便民服务举措真正惠企利民。

“与老一辈评弹团艺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启东评弹也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展现机会。”启东市评弹团团长陈燕表示,“税务部门的个性化辅导为我们排忧解难,也让我们对启东评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双童鞋 满藏爱意

在启东市东海镇丰利村,陈秀兰正带着几位村民用土布制作一种当地特有的布鞋——虎头鞋。丰利虎头鞋以纯手工制作而闻名,其布料以启东零头土布为主,在岁月的变迁中,丰利虎头鞋逐渐形成了“土布、短须、虎猫状”的特点。

“自去年丰利虎头鞋在央视亮相后,虎头鞋的订单也多了起来。”丰利村的村委书记崔健介绍说,“虎头鞋的发展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税务部门在税收政策辅导和便捷办税服务等方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税务人员通过连线、面对面讲解,解决了我们在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环节遇到的难题。”

如今,84岁高龄的陈奶奶已招了不少学徒,虎头鞋制作成了村里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农闲时期的重要副业。为更好助力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启东市税务局“税小惠”团队主动上门,详细了解虎头鞋的发展与传承现状,围绕村民们关注的发票开具、电子税务局操作、税惠政策支持等问题,开设了一系列宣传辅导课程,以更丰富的税费知识护航非遗产业稳步发展。

一方花布 心手相传

当冬日的暖阳洒进启东市蓝印花布艺术馆,郁弘晋已伏在案前,在纸上绘制起了精美的花样。在这个充溢着植物蓼蓝香味的艺术馆中,陈列着300多件有关蓝印花布的展品,有的粗犷洗练,有的精细优美,栩栩如生的图案,蕴含了东方人的智慧和哲学。

蓝印花布又名“药斑布”,从最早开设于清光绪年间的东昌镇“芮时合”染坊至今,启东蓝印花布横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启东市蓝印花布艺术馆坚持以“用”为先,活态传承,在岁月更迭中不断融入新的技艺理念,有效拓宽了传统印染工艺适用面。

“设计、画稿、刻板、刮浆......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少则一天,多则半月有余,才能造就一件独一无二的蓝印花布制品。”蓝印技艺传承人郁弘晋正在向税务干部介绍他的新春作品,“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也有税务部门的功劳。在税务部门牵线搭桥下,我们开设了多场体验式培训,让启东蓝印花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追捧。”

这些非遗瑰宝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沉淀的宝贵财富。下一步,启东市税务局将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在需求响应提速、政策辅导提效、服务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以税动力助力非遗传承行稳致远。(林竹青 施渊博)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