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还能提升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自我劳动教育观念淡化,许多大学生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其次,劳动教育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与此同时,社会劳动教育边缘化,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支持和资源投入。
二、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
1. 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
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劳动技能课、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集体劳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从而增强对劳动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2.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标准化劳动教育工坊,提供实践场地和工具设备,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例如,通过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成就。
3. 产学研结合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实现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共享。校企联合共建课程、教材,开展沉浸式实景、实操和实地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配置,通过引进、培训,打造一支既懂劳动教育理论又懂劳动教育技能的师资队伍。完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晋升和职称评定的保障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身劳动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育人水平。
6. 评价体系建立
科学合理制定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劳动实践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劳动教育评价的认可度。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升劳动教育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及时考核劳动教育成果,持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三、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展望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校全面育人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激发大学生励志成才的重要动力。通过探索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凝聚德智体美劳育人合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望未来,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体系。同时,高校也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胥镕远 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