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儿主要与母亲之间发生互动。这种互动就形成了最初的依恋关系模型。
依恋关系,最初是由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鲍比尔提出的,主要为了研究婴儿与父母分离后体验到的痛苦感。
亲子间的情感链接是本能使然,然而,在情感存储的过程中,父母与婴儿的互动模式,直接决定了情感账户的多寡。
而依恋关系的类型就是由这种情感链接程度决定的,根据松紧程度分成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就是婴儿的需求得到了及时的回应,让婴儿感觉到自己、妈妈及世界都是可信的,更是善意的。
形成安全依恋感的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也会相对较顺,与人互动起来让人舒服,既不会刻意的讨好,更不会过度地自怜。
他们表现的多是不卑不亢,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更能给对方合理的独处空间。
在关系中带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多是被需要,高回应和有价值,所以,和他们互动起来,就会有如沐春风的美好感。
这些带给人的美好多是源自儿时父母给的那份高回应和心安,即安全感和自信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有爱和归属的需求,也有尊重的需求,当在关系中,这种感受一一被满足时,怎会不爱。
爱屋及乌,于是带给人这种感受的主体自然受到欢迎。
而回避型依恋和矛盾焦虑型依恋,都是由于父母出现了非人性的教养模式所致,无论回避抑或矛盾焦虑,都是内心没有延续那份最初的美好。
生命初期,婴儿从”神界“落入凡间,用超然的眼神打量着这个既有空气又有阳光还带着多种呼吸的世界。
心理状态也从超然、好奇到探索,现实的差异性,带来的不同体验,让他们慢慢”清醒“,啊,我原来就是一个凡身。
对于父母频繁的忽视与不稳定的情绪反馈,让自带善意、信任、真诚与好奇的生命个体,慢慢被消融,取而代之的就是焦虑、回避、怀疑与敌意。
试想,有如此负性人格特质的人,与人互动时,满满的冷漠无情和无尽的不信任,如何获得正向的关系反馈。
人是关系的产物,没有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式,如何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也是在强调成长环境和教养模式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人格是生命的底层建筑,外在的财富名誉地位带给人最多的就是肉身的舒爽,而内在厚实的灵魂,才是健康幸福快乐的根基。
儿时的教养恰恰是给孩子提供这种营养的源头,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互动中出现代际传递。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也提到,家庭的互动模式和价值观具有代际传递的特性。
比如:情感反应模式的代代相传、暴力的代际传递、教养方式的代际传递、婚姻模式的代际传递等。
有些家庭的情感表达是隐晦的,成年后,他基本会延续这种低情感的表达方式。
相反,有些家庭擅长高情感表达,不喊不能交流,而且是撕心裂肺的喊,一家人同时喊,成年后对于他们来说,这就叫正常。
有意思的是,一个从高情感表达的原生家庭里走出来的人,遇到一个习惯了含蓄内敛情感传递的人,就会成为灾难。
当然,没有绝对的延续,当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了痛苦的感受,当下有了觉察,并做出相反的决定,那么,就会出现反向习得。
而孩童的我们,对父母的忠诚远远超过想象,为了获得本能需求的爱,对父母多是顺从。
于是,觉察就成了特例,习性几乎全部正向传递,延续到新的自我生命当中。
所以才会有,你和母亲的关系模式,直接成为日后自我”命运“的雏形。
为了让生命活出本色,内心和谐,多做觉察、探索与领悟,是改变命运雏形的有力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