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旧闻”引发了公众关注。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其获奖论文是《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据悉,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在新闻不过24小时的当下,5年过去了竟然还能走红,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破译一个字奖励10万元”固然有一定的“标题效应”,但另外两个因素更为重要。
一是学者的钻研精神赢得了公众的由衷敬佩。板凳要坐十年冷,学术研究需要甘于寂寞,才能厚积薄发。蒋玉斌在获奖论文中提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是多年考证之功,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向耐得住寂寞的学者致敬。
二是时隔5年,“一字十万”的大奖依然只有一位获奖者,刺痛了公众眼球。但实际上,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据学者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剩下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而要取得共识,靠着猜想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有详细的论证、多方的考据,并且能适用于甲骨文中出现的基本场合,这就要求极高的专业性,需要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说到底,这样的悬赏其实门槛很高,比起社会上诸如征集金点子、征名活动之类的,难拿得多。
所以,网上一些人认为赏金过高的说法,只是被“一字十万”的初印象给欺骗了,真正了解这一字背后的意义,以及学者为此付出的努力的人都会说,这悬赏太少了,哪怕一字百万也不过分。
汉字的产生,是关系到中华文明发生的大问题,研究汉字起源,也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社会发出“一字十万”的“悬赏令”,其用意就是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甲骨文的破译工作,鼓励更多的人投入中华文明的挖掘研究中,进而激发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蒋玉斌希望,在考释甲骨文字的艰苦道路上,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一起前行。这样的希望,应该不只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