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面竟挖出女娲墓碑,女娲真有其人?

女娲是否真有其人?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女娲不是神话人物吗?怎么会有真人?

可偏偏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当地居民都相信:女娲是真实存在的!

在平利县2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为女娲山,山上还有一座女娲庙里面供奉着女娲娘娘的塑像,是当地人祖祖辈辈祭拜女娲的地方。

2003年,平利县的居民集资为已经破旧不堪的女娲庙重新翻修,但是谁也没想到竟在女娲庙的大殿下面挖出了一块墓碑。

墓碑上刻着的字依然清晰可见:“中皇山女皇氏圣皇之墓”。

根据《路史》记载女娲始于中皇山,此消息一出整个平利县都炸开了锅,当地人都坚信这就是女娲本人的坟墓。

这块墓碑是否真的是女娲的呢?如果是,女娲难道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女娲庙挖出的墓碑)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女娲墓碑的神秘面纱。

一、女娲山上的传说

提起女娲,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

相传上古时期,天地间本没有人类,女娲作为大地之母看着飞禽走兽、山川湖海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直到一日看到黄河里自已的倒影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世间缺少像自己一样的人,于是女娲便用黄河的泥土照着自己的样貌捏出了泥人,再对泥人施展法力就变成了人类。

人类本来快乐地生活着,却有一日支撑天地的四根天柱轰然倒塌,天空塌陷了一个大洞。

一时之间洪水泛滥,地火蔓延不熄,猛兽也跑出来伤害人类。

女娲不忍人类与其它生灵受苦,便炼化出五色石将天上的窟窿补住,折断神鳖的四条腿作为新的擎天柱撑住天地四方,然后平洪水、熄地火、杀猛兽,万物生灵这才又能安居于世。

(女娲补天图)

经过后人的演变,在《史记·补三皇本纪》 中将擎天柱倒塌的原因归咎于了水神共工。说是共工与火神祝融相斗落败,恼羞成怒才用头撞倒了天柱不周山。

但无论怎么演变,女娲都是华夏民族心中的创造人类并拯救万物的创世神。

而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正是中皇山,中皇山也被称为女娲山。

在安康市东南方,距平利县五六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天柱山,据传此山便是女娲折断的一条神鳌的腿演化而来的。

正因为如此,平利县当地的居民世世代代都信奉女娲,甚至相信女娲是真实存在的。

每年到了特定的时间,当地的居民都会上山到女娲庙去祭拜女娲,这是从他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有的习俗,已经不知道传承了几百上千年了。

当地还有位村民是一个叫作杜立发的老人,他已经70多岁高龄,数十年来他一直都住在这座女娲庙里。

据杜立发老人讲,他的父亲临终之前将看守女娲庙的任务交给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要让他看管好当地这座唯一的女娲庙。

(女娲庙)

老人家里世代都是守庙人,他们不仅仅只是为了守护这座庙,更多的是为了守护女娲庙下面的女娲坟。

女娲坟的秘密一直以来只有作为守庙人的杜家人才知道,口口相传给新一代的继任者,连当地的居民也不晓得。

如果不是这次村民在大殿底下挖出了女娲墓碑,杜立发也不会将这个秘密公布于众。

实际上,杜立发也只是听父亲告诉他女娲庙下面有女娲坟,但他本人并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

不过女娲墓碑的问世,让老人更加相信女娲坟是真实存在的,而女娲也并非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她是真有其人。

如果说女娲是真实存在的人,那她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倒有可能是几千年前古人根据女娲本人的原型事迹杜撰而来的。

要想论证这个想法,首要的就是找到女娲坟的所在。

(女娲塑像)

既然有了墓碑不应该就能确定坟墓所在的地方就是大殿下面了吗?

专家分析道,女娲的墓碑是平放在下面的没有立着,很有可能是先人为了建庙把墓碑移过来埋在了这里,那坟就不在这里;也有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坟墓消失了只剩下了墓碑。

经过勘察并未在墓碑发掘的地方找到有坟墓的迹象,所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而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墓碑上面记载的年份是清朝咸丰年间,文字还是用的楷体,很明显这是清朝时候所立的碑。

女娲可是在先秦的典籍《山海经》、《楚辞》里面就有记载的人物,肯定不会是清朝人,所以清朝的墓碑根本无法证明女娲是真实存在的人。

这样的结论自然无法让世代信奉女娲的平利县人信服,很快就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女娲是埋在平利县的,可能只是个衣冠冢,所以后人才重新给她立的墓碑。

(女娲山遗址碑)

平利县当地的文化学者邹慧珊翻遍了史书典籍,他从《华阳国志》、《新唐书》、《元封九域志》等史料里面作证了女娲的故里就在平利,而且还明确记载了关于女娲在平利的活动遗迹。

尽管如此,也只能表明平利县是女娲文化的发源地,还是无法证明女娲是真实存在的。

可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又有了新的发现。

二、女娲与武则天

女娲庙在翻修的过程中,又有村民意外地发现在此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上,竟然有一座古墓。

这古墓会不会就是女娲的坟墓呢?

这个重大发现可让平利县的居民们激动坏了,立刻组织了一批女娲文化研究者前去一探究竟。

可到了地方却又让所有人大失所望,这座坟似乎与女娲并没有太大关系。

据当地人所讲,这坟一直以来都是叫它太子坟,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太子坟)

学者们查遍了资料与史书都没有查到关于太子坟的任何信息,如果真的是哪朝的太子埋在这里,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没有史书记载。

会不会这就是真正的女娲坟,只是后来随着岁月变迁,人们把名字传错了呢?但这个想法也很快被否认了。

这太子坟虽然已经荒废许久,但从外形其实还能看出端倪。

坟墓的形状是环球型的,是明显的关中地区风格,而陕南地区的坟墓都是鼻梁型的。

所以说,这坟如果是女娲坟,那么当地人肯定会用鼻梁型的坟墓来祭祀祖先,这应该是外来人所建。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看中了女娲山的风水宝地在此建坟墓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从当地一些老人口中得知太子坟的来历,竟然还真与女娲有一些联系。

建坟者竟然是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画像)

武则天与女娲之间隔了几千年,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会有什么联系?

这就不得不说起女娲传说的来历了。

女娲的神话故事可以说是上古时期母系社会下的产物。

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是处于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当中。当时没有科技文明,生产力低下,一个部落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存和繁衍。

而能够繁衍生命的女性便在部落里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那个时期便是根据母亲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建立的母系社会。

这就好比一个蜂巢当中都会有一个首领,那就是蜂后。

所有的雄性蜜蜂到外面采集蜂蜜,回来供蜂后食用,然后蜂后产出大量的卵壮大蜂巢的实力。

同样的,在母系社会下的人类都是男性到外面去打猎,女性主要负责生孩子。

但因为当时的人类不懂得使用工具,打猎的成果并不好,于是女性除了生孩子外还会在家养殖家畜,种植农作物。

也因此女性也掌握了当时生产经济大权,在社会中备受尊敬,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

(女娲立绘)

在这样的环境下,关于女性的神话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女娲捏土造人,很明显就是说女性拥有繁衍生命的能力。

而当时有很多自然灾害,像洪水、大火、猛兽都是常见的,女人作为部落的领导者会带领众人一起与这些灾害抗争,这也就有了女娲补天平洪水、熄地火、杀猛兽的故事。

除此之外,女娲在神话当中还是建立婚姻制度的爱神,创造了瑟、笙簧、埙等中国一部分传统乐器的乐神。

可以说,女娲的传说就是母系社会下,女性对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写照。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从而被男性取代。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同时也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

因为生产力提升人类生活富足,那么阶级矛盾、财富分配等问题随之而来,从而就会形成部落之间为了抢夺食物、土地、水源、女人等资源的战争。

力量更加强大的男人通过战争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原本拥有支配地位的女人则变成了男人的私有财产。

相应而来的是,女娲在神话中的地位也逐渐被伏羲、炎黄、盘古所超越。

(母系社会)

自华夏文明开始,男人占据了社会绝对的统治地位,无论是部落首领还是国家的君主全都是男性。

一直到了武则天的横空出世,这才发生了转变。

但女人做皇帝,在父系社会下的唐朝是无法被所有人认同的,满朝的文武大臣虽然惧怕武则天的权威,但依然心系李唐皇室。

民间更是对武则天称帝的行为称作牝鸡司晨,母鸡不下蛋却要打鸣,这是大灾将至的前兆。

因此武则天便来到女娲山祭拜女娲,想通过女娲来证明女人做皇帝的合法性。

太子坟也是因为武则天的到来才出现的。

三、太子坟的秘密

武则天为了登基称帝,将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废除,贬为了卢陵王,流放到了房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房县。

后来,武则天以探望儿子为由,亲自出访房州看他有没有心生不满搞些小动作。

武则天从洛阳到房州经过了安康平利县,就趁此机会上到了女娲山,来到了女娲庙里朝拜女娲,来寻找女人当皇帝的法理依据。

武则天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来到庙里,而是带了几个随从和侍卫,乔装打扮一番微服私访。

当晚,武则天就在庙里借宿,说是要和女娲娘娘对话,得到女娲的真传。

而武则天一行人刚一进庙,就被一双眼睛盯上了,盯上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庙里的一个小和尚。

(女娲庙遗址)

这个小和尚名叫高崇武,年纪不大却慧眼识珠,他一眼就看出了武则天的身份不简单,并且猜出了一个大概。

武则天住进庙里后,高崇武便主动揽下服侍客人的工作,给武则天端茶倒水送斋饭。

武则天见这小和尚精明能干,便主动问起他的名字和年龄,谁曾想小和尚一番话着实让她震惊。

只见高崇武不慌不慢地说道,自己姓高,高低的高,名字崇武,崇拜的崇,当今天子武则天的武。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名讳是需要避开的,李世民称帝之后为了避其名讳,世人将观世音菩萨改叫为了观音菩萨。

连菩萨尚且如此,这小和尚竟然敢当着武则天的面直言其名讳。

武则天当时是微服私访便没有生气,紧接着高崇武又说了一席话直接说中了她的心思。

高崇武说他这一生最崇拜的挚友两个人,确切说是一神一人。

(武则天画像)

神的话就是女娲娘娘,战洪水、斗猛兽、拯救苍生等等一大堆功德;而人正是武则天,身为女儿身却能在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独当一面治理国家非常了不得,也是自己起名叫崇武的原因。

而高崇武所崇拜的两人皆是女性,还把武则天与女娲联系在了一起,正是武则天想要的法理依据。

武则天听完之后非常的高兴,当即认下高崇武为自己的义子。

可后来没过多久,高崇武就英年早逝了。

死后武则天就安排人将他埋葬在了女娲庙的附近,因为是皇帝的义子,当地人久而久之就把高崇武的坟墓称之为太子坟。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并没有什么依据,故事听起来也是比较离奇的。

同时太子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流放房州的路上路过平利县,因为长途跋涉、舟车劳顿李显染了风寒,于是就到山上的女娲庙借宿养病。

期间高崇武对李显的饮食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李显高兴就认他做了义子。

多年后,李显得到机会复辟李唐皇朝,重新登基为帝。他不忘当初高崇武的恩惠,派人招他进宫受封赏,这才知道高崇武已经得病去世。

(唐中宗李显)

于是,李显就追封高崇武为皇太子,遵照僧人习俗下葬,太子坟也因此得名。

而且学者们翻遍所有史书与当地文献资料,都没有找到高崇武的名字。

还有就是,洛阳到房州其实并不会经过平利县,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李显不可能专门绕道到平利县再去房州,因为根本不在一条路线上。

武则天在史书上也没有任何记载说她到过平利县。

所以说,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故事都不可信,这太子坟与女娲也都没有很必然的关系。

那么这样一来,想要通过太子坟来论证女娲是真实存在的想法,最终还是破灭了。

那又会不会有种可能,这座坟其实是清朝时期有人为女娲立的衣冠冢被后人搞错了呢?女娲庙的墓碑其实就是这座坟的呢?

(后人所建女娲墓)

这也只能靠我们的猜测,无法得到认证了。

即便是真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女娲作为华夏始祖,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为其立墓做祭祀,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可是没想到,几年后一件比女娲墓碑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再次让世人对女娲是否真的存在进行了热论。

四、女娲文化的传承

在山西省吉县有一处鲜为人知的人祖山。

所谓人祖指的正是华夏始祖女娲与伏羲。伏羲正是前面提到的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时期诞生的神明。

据传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

伏羲发明了八卦,用八卦演变万物,与女娲生儿育女,共同教化世人。

这里相传有女娲伏羲兄妹测天意而结为夫妻所留下的滚磨沟、穿针梁,以及他们的“洞房”,还有女娲捏土造人所用的上、下造化坪,因此被命名为人祖山。

山上有大小的庙宇200多座,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人祖庙,分为祭祀女娲的娲皇宫和祭祀伏羲的伏羲皇帝正庙。

(女娲宫)

为了打响知名度,促进当地的旅游开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学者在2012年对娲皇宫内的一具骸骨进行年代检测,测出该骸骨距今已经6200年了。

而这具骸骨是在1984年的时候,在女娲塑像下的木函内发现的。

骸骨上面包着黄绫,木函上墨书题记为:

“大明正德十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留)在此,十六年上梁立

木。……皇帝遗骨先人流(留)下”。

那么这个皇帝遗骨会是谁的呢?

很快,吉县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领导组的汇报材料里说明:人骨安放在“娲皇宫”内,又在“娲皇”塑像下,证明“皇帝遗骨”可能是这尊塑像主人“娲皇”的遗骨。

紧接着又有专家出来发话,说这人祖山的顶峰应该是女娲祭天和祭祖的地方,女娲死后被埋在这里,经过后世不断地修建,陵墓才变成了娲皇宫。

最起码明朝正德年间,人们都认为该遗骨是女娲的。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片哗然,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人祖山为了推广旅游文化的一次“炒作”罢了。

(女娲皇宫的女娲骸骨)

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件事确实让人祖山打响了知名度。

但讲到这里似乎事情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平利县认为女娲死后埋在了女娲山,而吉县又认为女娲是埋在人祖山的。

两边似乎都有证据,那女娲难道还有分身不成?

正如前面我们说过,平利县的女娲山又叫中皇山,相传是女娲的故里,可无独有偶的是在河北邯郸市涉县也有一座中皇山,也被称为女娲山。

涉县的百姓们也都坚信,史书中所记载的女娲事迹都来自涉县的中皇山,而且山上还有一座北齐时期刻好的石碑,上面刻写着:古中皇山。

除此之外,关于女娲的陵墓、宫殿、庙宇在全国各地都有多处。

(女娲陵祭祀)

山西洪洞县赵城镇西南处就有一处“娲冢”。 宋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王礼考》称:“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

同样在陕西临潼骊山与秦陵的交界地方,那里有个“女娲谷”。根据《长安志》记载,女娲炼石补天在骊山,死后她被葬于骊山的白鹿塬鲸鱼沟北坡,就是今天的蓝田县境内。

而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河南,光是在灵宝县、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淮阳等地就有多个女娲陵、女娲城。

《河南通志》也记载:“女娲陵,在圄乡县黄河滨。”

那这就奇怪了,全国居然会有这么多关于女娲起源以及埋葬的地方,而且每个地方都能拿出有力的历史文献作为证据。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毕竟女娲是石器时期的上古人物,我们现在还无法对其进行详细考证。

很有一种可能,女娲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女娲氏部落。因为这个部落叫作女娲,因此这个部落的人皆被称为女娲。

女娲部落的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对各地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因此被各地方的百姓所敬仰。

也有可能女娲会不会是母系社会所有女性领袖的统称呢?

(女娲雕像)

具体的细节只能留给考古学家在未来给出我们答案了。

但无论是什么答案,女娲作为中华文明的始祖受全国人民的祭拜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有那么多女娲山、女娲墓也是正常现象。

女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将它坚持传承下去!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