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情宋意诗中展 ,风花雪月韵中行
——大冶市散曲文化社社长、现代诗人—石瑞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文化之风,山高水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化皆被泯灭,而中华文明却代代相传,而那诗词,便是傲立于中华文明中一朵葳蕤不败的花朵,它向全世界人民展现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石瑞——一位来自湖北大冶的54岁男性文化使者。自幼便爱好诗词文学,主张清新明朗、崇尚意境古韵,并致力于自我创新。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不懈的传承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田野上默默耕耘。身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及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他不仅担任着湖北省散曲分会常务理事,还是黄石市诗词楹联学会的重要成员与大冶市相关学会的骨干力量,在中国诗词文化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执中华诗词之笔 扬当代自信之光
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穿梭于街头的成年人,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住了一个诗人,我们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只是需要去唤醒,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石瑞从孩童时代便展现出对古诗词文化独有的热爱,或许仅仅是从父亲在烟盒上随手写下的一句诗开始。在书籍匮乏的年代里,《唐诗三百首》对石瑞来说,便是最珍贵的宝物,思想体系未发育完善的他,却能从诗词中感悟到别样的风采。从《诗经》的淳朴自然,到唐诗的雄浑豪放,再到宋词的婉约柔美,通过诗词,石瑞从小便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由于从小受诗词文化的熏陶,石瑞在学习生涯中更是表现出了对语文独有的喜爱与天赋,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十八岁时,便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诗词创作。
毕业后,石瑞进入房屋建筑领域工作,经多年打拼后,也是小有成就,然而建筑行业并不能满足石瑞心中那朵埋藏已久的理想花朵,望着刻在建筑上的诗词画作,他无法再抑制自己对诗词创作的激情,决心踏入文学领域。
石瑞在众多诗词大家中,对李白尤为偏爱,李白肆意潇洒的人生态度与博大胸襟,对民生疾苦的同理心与家国情怀,在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更是在石瑞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创作初期,石瑞便有意去模仿李白的诗风,在对诗词的领悟更加透彻后,也寻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词风格。
石瑞尤爱从自然怀抱中获得灵感,石先生表示,人迹罕至的地方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感悟世界,在自然中找寻自己,在城市居住时期更能感受到,人造公园的风景远不如山居的自然风光更令人心旷神怡。石瑞经常亲近自然,在花鸟鱼虫中得到释放,在心灵之旅中进行诗词创作。
在石瑞的诗词作品中,蕴藏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东风饮尽层层浪,涨破春池碧草腰。”诗中的春景,在石瑞的笔下幻化出万千光彩,这是春的灵感、是春的恋歌。“莺天燕月舞东风,恨尽鲜花不久红。”诗中的鲜花,在其笔下妙趣横生,那拟人的手法更是将映衬得愈发活泼,这是生命的标志;“西塞山前飞白鹭,不随与我共乡愁。”诗中的白鹭、诗中的秋色,在石瑞笔下深邃而悠远,于景物中幻化出对家乡的情思;“不识百花春一面,清高孤傲与寒齐。”诗中的梅花,在石瑞的笔下,通过与烂漫春花的对比,更显孤傲高洁,这是冬的灵魂,是冬的乐曲。
除却深入自然寻找真我,石瑞同样将眼光放于家国情怀上,中华诗韵的情感体现在其独特的精神传承。“焦土旧云今换尽,无名不用问英名。”寄托了他对人民先烈牺牲精神的敬佩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我们可以读到殷殷的爱国之情。在疫情肆虐之时,望着夜以继日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石瑞更是含泪写下“人间大爱迎,一炎有中医,同苦共舟,换来家国安。”,“闻来肺疫之情况,没有硝烟之战场,急行千里影长长。军号响,怒吼震天狼。”等慷慨诗篇。这些诗词读来让人血脉偾张,石瑞笔下那跌宕起伏的情感,更让我们感到磅礴的力量,这便是诗词的魅力所在。此外,石瑞还参与了一些文化活动,如在母亲节期间,通过诗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回首往事,诗词给石瑞带来了许多宝贵财富,让他在困境中能看到希望,在平顺时能反省自己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学习诗人的自信、乐观,敢于承认困难,也敢于面对这个困难,并最终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诗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常常提醒人要适当地慢下来,不要忘记人生的诗意
轻舟撑过山千座 盛世有为笔一支
2010年,石瑞在加入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后,个人的创作水平也日益精进。其作品,如《庐山瀑布》与《感题》,以哲思之眼捕捉自然之美,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词句,揭示人生哲理,展现出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的高远境界。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石瑞还积极促进与各地诗友的交流,共同推动诗词艺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浮躁之风盛行的背景下,他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份执着与奉献,着实令人钦佩。
石瑞表示,诗歌创作在乎个人,但在浮躁的社会大潮下,同样需要闯出一些名头来助力理想的发展。仲夏时节,西子湖畔,石瑞受邀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年度盛典,盛典以“凝聚品牌人物力量,推动人物品牌发展”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和“意尔康之夜”群星闪耀公益晚会。石瑞以新时代下书画创作者的身份进行发言宣讲,讲述了与诗词结缘的故事,并在当代语境下阐述了诗词的内涵,当好中国诗词的发扬人。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在经济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古诗词依旧热度不减。在浮躁的社会大潮下,人们不免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此背景下,阅读古诗词不仅可以帮我们打发时间,也能够慰藉、鼓舞我们的精神,人们依然能在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产生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诗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从来不缺会背诵诗词的人,石瑞表示,要将诗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人们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在于它能够变成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当你读一首绝句或者律诗时,文字背后的诗意、韵律也被深深地印入脑海,使我们看月不仅是月,看水也不仅是水。当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诗词之美并从中收获进步时,诗词就不再是读书时的“死记硬背”、考试时的“绞尽脑汁”,而将化作我们的生活情趣、处世智慧,再加以学习相关知识,诗词创作便不在话下了。
石瑞写诗至今,荣获了“小李白”之称,他的理想便是培养更多的“小李白”,目前也已有几名小有起色的学生。石瑞表示,应当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诗词思维能力,开展诗词爱好班,做到诗词进校园。在课堂上,按照知识体系系统地给学生们讲述诗词文化,感悟中华文化之美,也为喜好诗歌的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青年一代肩负起传承诗词文化的责任,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虽时代变迁,但精神依旧,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在理想和现实中,石瑞也尽量做到平衡,他巧妙地将对诗词的热爱融入到仿古建筑事业中,将房屋建筑中的彩绘与唐诗宋词结合在一起,使绘画风采更具内涵,后期也将自己的作品融入绘画,让古建筑不仅仅是砖瓦堆砌,更成为承载和传递传统文化的载体。石瑞的故事,是对传统文化深情守望的生动写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传承者对初心的坚持,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积极探索。石瑞不仅是联坛的新秀,更是连接古今、沟通内外的文化桥梁,他的努力付出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时刻,诗词都可以成为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石瑞先生也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中国诗词文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相信,通过创新性发展,无比丰富的中华诗词文化一定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进一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陪伴着我们诗意地栖居于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