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的新路径,掌握前沿技术在学科教学研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着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4月18日,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暨数字化推动大中小教学研一体化变革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拉开帷幕。
本次年会由西南大学主办,全国学科教育联盟、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希沃教师发展中心,西部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联合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近16万人参加。
云集教育专家,
共研大中小育人方式变革
开幕式由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欧健主持,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光明首先致辞,“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西南大学将携手联盟,利用数字化互联互动的跨越式沟通平台,推动大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横向联通的协同教研方式变革,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纵向贯通的整体化教学课堂形态改革。”
重庆市教委二级巡视员窦晓明代表市教委对此次年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推动数字化背景下大中小教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提出三点期许:深化协同共建理念、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回应数字技术挑战、洞悉教育系统发展难题;立足教育强国目标、提供教育教学革新方案。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欧阳俊代表区教委对与会专家及教师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示,教育数字化建设对北碚区发展素质教育、推动课堂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有重要意义。期望能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开放、互联、创新的学习环境。
特邀专家报告环节由西南大学原副校长、未来学校与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时见和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主持。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三女牙、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常务副总裁、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精准把握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发展前沿理论,为学科教学提供前瞻性指导与参考。
刘三女牙副校长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挑战与进路》的报告,结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研究,从多个层面梳理未来教育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合理运用。报告指出,未来,教育科研将有望对AI进行反哺,形成AI与教育科研双向赋能的全新样态。
郭绍青教授和张凌副院长分别在《数字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突破口》及《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变革与思考》报告中,都关注到数字化对促进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其中,郭绍青教授认为,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的虚实融合的合作教学空间有利于推动传统集体授课教学向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张凌副院长结合希沃在多所学校的应用实践,以AI赋能的精准教研模式为例,讲解数字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思考。
熊璋教授从近年来热议的AI技术发展与普及等话题切入,重点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实现方式。他提到,人工智能可以融合在课程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赋能,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是开展跨学科创新教学、尤其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前沿数字化理论不断引领技术实践。在本次论坛中,一场“未来一节课”生动亮相,呈现出了一名物理老师基于希沃教学大模型下的课堂教学。在备课阶段,老师打开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自动生成的AI课堂报告,回顾上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授课阶段,老师通过希沃白板与学生展开互动,讲解物理实验。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同步开始“工作”,全面记录课堂。而在课后的听评课阶段中,教师和教研专家可以通过AI课堂报告帮助精准定位教学问题,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建议助力教研提效。“未来一节课”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以及对教师成长的创新助力。
伴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基于此话题,本次圆桌论坛邀请了郭绍青教授、熊璋教授、人教音数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龙正武、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副总裁、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魏振水展开交流。论坛嘉宾对数字时代下教育的变革促进作用达成共识,同时也强调,教育数字化产品的落地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应用需求,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未来教育。
18日下午,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举办“数字化引领教研变革”“‘云端智慧、双向赋能’数字教育协同发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三场论坛,围绕数字化背景下,大中小学教师教学与教研及教师成长的问题展开探讨。
数字化引领教研变革论坛,
研讨“人工智能+教研”新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教研工作职能从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定位。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是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
教育数字化带来教研方式的系统化创新。本次数字化引领教研变革论坛由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南大学)主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原院长陈恩伦,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朱福荣教授及胡航教授主持,来自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主题分享,详细探讨智能精准教研、区域教研新样态等议题。来自高校、教科院、教科所及大中小学等专家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曾祥翊认为,智能精准教研能够促进教研工作的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也提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网上联合备课,同步课堂促进了跨区域的教研协同。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校长严熙和“湘潭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谭念君分别从上海、湘潭两地的教研实际情况出发,介绍数字赋能精准教学的校本实践。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教育发展科科长明中会详细介绍了从“学生到课程”的“S2C”数字教育变革对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云端智慧 双向赋能”数字教育协同发展论坛,
分享数字化区域教育创新与突破
当前,各地教育不断创新改革、各类研究机构加强区域教育改革研究,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实践路径逐步完善。
本次“云端智慧 双向赋能”数字教育协同发展论坛聚焦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开展研讨,论坛由郭绍青教授主持。邀请到来自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兼善中学、云南省鲁甸第一中学、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等学校的校长,他们结合多年的执教和管理经验,围绕数字赋能区域教育帮带建设、数字化推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宏观议题,阐述独到见解。
多个地区学校校长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享,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艳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第一中学校长付辉明均表示,学校已经将数字化技术和产品切入教学、管理、评价的实践环节,为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创新助力。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勇提出“U-U-S”教育帮扶协同改革的实践探索,重庆市兼善中学党委书记潘松及四川省广安市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肖国平聚焦教学与教研展开讨论。
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论坛,
热议教师成长向何处去
教育数字化战略是教育创新的抓手,是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如何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如何推动教师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力?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已迫在眉睫。
基于此背景,本次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论坛汇聚众多创新课题,探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路径。论坛由人教音数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龙正武主持。主要探讨教育数字化对学校整体、教师教学与教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授郑燕林从实际案例入手,分享了数智技术在教师教学中的适切应用。例如技术可以与教师协同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定制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张鹏、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张文超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数字化应用实践。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革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淑印、柳州市教科所副所长曾懿分别聚焦个性化学习、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互动课堂展开分享。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大中小学的协同教学教研方式变革对汇聚育人合力的赋能日益成为重要课题。
据悉,除了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开幕式及学术论坛以外,4月19日至20日,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小学还陆续开展语文、数学、跨学科等多学科的同题异构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将共话教育数字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大中小教学研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