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为啥大脑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人们在小时候,到底看见了什么

你能记得的自有生以来最早的记忆什么?

任何人被问到这个问题都会不自觉地回想一下,自己最早远的、模糊的记忆片段。然而大多数人无论再怎么回想,都很难回忆起自己刚出生到两岁以前这段时间的记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将曾经的记忆丢掉了呢?还是说这是人类潜藏在基因里的一种自我保护,只为了让我们忘记什么不该记得的事情……

01 追溯最早的记忆印象

这世上的有些人可以通过回忆想起一些自己在婴孩时期支离破碎的场景和人物,最早能追溯到还在爬行时期的景象,而更多的人却是没这么好运,他们能记起来的最早的事情可能也要到能走能跑以后了。

 

大家的大脑发育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所能回想起来的记忆时间跨度也不一样

然而唯一趋向一致的是:人们在刚出生不久到能直立行走这段时间里,大脑里的记忆几乎都很难留下

对大部人来说,这段记忆是完全空白的,而这是一个至今都没人能解开的谜题。

自古以来关于这个谜题的猜想和推测一直很丰富,不少专业人士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回答。

 

个体而言,总还是会存在一些幸运儿

比如曾经有人提过自己对一些特别早期的经历都留有一些记忆,而这些记忆甚至不是印象,只是一点浅层的触觉。

我曾经在小的时候耳朵里被滴过治病的药水,那种触感凉凉的,虽然我自己主动想是想不起来这个记忆的,但在长大后有印象起“第一次”向耳朵里滴药水时,那种凉凉的触感让我觉得非常熟悉,仿佛以前也做过这样的事情。

 

我向父母询问,自己特别小的时候是不是也用过这种滴在耳朵里的药,结果父母回我说真的有!是一岁左右的事情。

这样的事例不是个例,比如还有人说自己甚至能有一点还不会走路时候的记忆,是爬着的。或者是被父母举起来的感觉,高高的在空中一样。

笔者小时候没有这么幸运,能记得的都是已经会走路以后的场景了,对于这些天选之子倒是有些羡慕。

 

不过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人类在特别小的时候其实是有记忆的,之所以后面我们想不起来,可能是因为某种未知的身体机制在作用。

目前比较受支持的说法是,人类对自身最早的记忆应该普遍可以追溯到2-4岁左右,平均三岁。

大部分亚洲人的早期记忆开始年龄要比欧美人晚6个月,欧美白人平均在3.5岁左右。而人类在2岁以前的记忆几乎被认定为不可搜寻得到。

 

人类的大脑“选择遗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也许这是一种保护行为,也许是人体发育的必然,不论哪种缘由都有待科学家们验证,而我们可以先大概了解下记忆的发生与我们大脑之间的关系。

02 大脑存储记忆的原理

当人类感知世界时,我们的体感、语言、行为等都是我们自己接收到的信息

这些信息在脑海中被我们记录下来。

 

人类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脑区域有很多,但比较核心的都在海马体和边缘叶中,还有颞叶、扣带回前部等。

而记忆也不是只有一种,比如我们常说有瞬时记忆、延迟记忆等,根据这些记忆的不同我们大脑中对应的管控区域也是不同的

有意思的是,随着科学家的研究深入,他们发现记忆个体差异对应的大脑区域也是有差别的。

 

也就是说在屏幕前看这篇文章的你,大脑中掌控记忆的具体区域也许和另一个看文章的人是不一样的,这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再在细节上了解记忆的存储,就要提到神经元和突触连接了。

人类的大脑中有上百亿个脑细胞,当需要其中一些脑细胞来处理信息形成记忆时,它们就会长出枝杈形的突触和自己以外的脑细胞相连接,形成神经元。

这些连接起来的、“贯通”的神经元便是我们所说的记忆。

 

当人类想要长久地记住某些事情时,通过重复不断的训练会使这些神经元间的连接被不断加强从而达到永久记忆的功能。

由这些理论来看,如果要探寻人类消失的记忆,肯定要从这些神经元和其之间的突触连接入手。

而目前对于这方面已有不少专业学者做研究。

 

03 突触修剪猜想

最早的时候,有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种童年记忆消失的现象称作“童年失忆症”,他认为这种症状发生的原因是儿童成长期的性压抑。

不过后来很多学术研究人员都反对这种主张毕竟想一想人类儿童时期身体发育未完全,尤其是在刚出生不久,哪来的性压抑呢?

再往后到了上世纪末,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关于早期记忆的实验和推测渐渐有了更科学、也是目前呼声更高的一种说法。

 

即孩童在成型发育过程中,大脑内神经元的“更新换代”是造成早年记忆丢失主要成因

上一节我们曾说过,大脑的记忆与脑内的神经元和它们的连接有关。

人类刚出生这段时间内,由于面对世界一无所知,需要接受极大量的信息增加认知。人脑在这个阶段脑容量会急速地增长,大脑内的神经元也会在1岁左右达到一个峰值,并且几乎是人生中的最高峰。

 

当小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时,他们的脑容量也迅速增长了3倍,达到1000毫升。而成年人的大脑水平也不过在1300毫升以上,在小孩子成长到7岁时便可达到。

而人类的早期记忆就存储在这期间的大脑神经元及其神经连接内。

如果这些神经元没有发生变化,直至我们长大以后,或许我们可以回忆起那时候的记忆。

不巧的是,在小孩子到了3岁左右,大脑就会对自己容纳的神经元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由于前两年的记忆和信息接收得太多,脑内过多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极大影响了发育效率,如果放任不管,最后很可能对大脑发育“有害”。比如对比一些超级记忆者我们可以窥到一些问题。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超级记忆者,这些记忆者不像普通人那样对记在脑子里的事情有遗忘性,他们几乎是传说中的“过目不忘”,不仅仅是知识,他们还可以清晰地记得几年前在某个确定的日期(不是特殊节日)里自己干了什么事。

 

这种超级记忆者虽然拥有人人羡慕的记忆力,但本人却往往深受其扰。因为他们大多都有终日头痛,压力大等难以摆脱的痛楚。而令他们无奈的是,这种疼痛不属于疾病范畴,很难有办法缓解。

为了能更好地成长为一个聪明的小脑瓜,人类的大脑会在人们小时候对突触进行“修剪”

大量的神经元连接被破坏,曾经存在这里的记忆也随之变得七零八落

随着时间推移后,这些没有被好好保存的记忆就会很难再被记起。

 

这是对婴儿时期记忆丢失现象的一种主流解释不过在学术界也有其他两种猜想。

04 其他补充说法

比如母语覆盖记忆潜藏猜想。

第一个指的是人类虽然都会在成长中学习自己的母语,但在更早还没有学会说话时,孩童的咿咿呀呀也是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

比如一个刚会爬的小宝宝冲人嘤两声,在大人看来和平时没这么不同,但在他心里想表达的可能是要喝奶,也可能是想要玩具,是“有他自己想法”的嘤嘤嘤。

 

而当他逐渐长大,模仿身边人学习说话、概念、逻辑和认知等东西时,母语便会覆盖掉他的“嘤语”

外加在认知前,孩童没有准确的、能区分自我和他人概念的能力,这两个问题会导致孩童早期的记忆无法借由语言和思考为检索线保留下来。

另一种猜想则是认为,孩童时期的记忆其实一直存在

 

只不过这种存在是一种隐藏在大脑深处的记忆存储,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发生时,不会轻易被我们发掘到。

也许是需要一些外界刺激,也许是需要某些情景再现,但还没有定论。

05 小结

对人类来说,大脑的记忆功能依然是一个充满谜团的领域

 

不过相信随着科学前沿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被我们慢慢地攻破。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