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建厂70周年庆典在其厂区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四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紫砂艺术专委会主任、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总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等领导与业界翘楚出席活动并致辞。庆典由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致欢迎辞拉开帷幕。
此次庆典不仅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紫砂艺术界的一次盛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丁钢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宣读贺信,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王志杰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宣读贺信,表达了国家级艺术机构和行业组织对宜兴紫砂工艺厂七十载成就的高度认可与殷切期望。
才大颖理事长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与共和国几乎同龄的辉煌历程。他指出,宜兴紫砂工艺厂既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当代紫砂陶艺发展的亲历者。历经几代紫砂艺人的坚守与创业,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不仅在陶都宜兴的沃土上熠熠生辉,更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从建厂初期的艰难探索谈到如今“大师的摇篮”美誉,盛赞紫砂厂几代人用信念、汗水与智慧书写了壮丽创业史,并凝练出以“为民服务的孺子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为核心的“三牛”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其走过七十年不平凡历程,赢得了业界的尊重与敬意。
宜兴紫砂工艺厂七十年的辉煌,深深植根于宜兴紫砂悠远厚重的历史文脉与精湛技艺的代代相传。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人的匠心坚守与薪火相传。在这片紫砂沃土上,曾涌现出众多彪炳史册的紫砂艺匠,他们之间亦师亦友、切磋砥砺的情谊与共同追求,铸就了紫砂艺术的辉煌。例如,中国紫砂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乃彬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壶艺泰斗”的宜兴紫砂名艺人顾景舟先生是好友,交谊深厚。这种大师之间的交流与情谊,正是宜兴紫砂艺术得以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的生动缩影,也体现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作为行业重镇,始终是凝聚人才、传承技艺的核心平台。
庆典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继展开,集中展示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七十年的积淀与活力。紫砂艺术大家徐秀棠、吕尧臣、周桂珍、顾绍培、曹亚麟、毛国强、吴鸣、华健、吕俊杰等为“70·紫砂映像”建厂70周年庆专题视频创作大赛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备受瞩目的《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志》在宜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伟英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侯文全的共同见证下首发揭幕。同时,“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70周年庆口述历史纪录片”以及《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70周年紫砂名家作品集》也分别由江苏省国资委一级巡视员沈建生与宜兴市政协主席周中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达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史俊棠为首发揭幕。
压轴登场的是由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等十余位领导与嘉宾共同宣布的“紫艺丹青”陶与瓷•书画名家艺术作品展的开幕,将庆典氛围推向高潮。
面向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才大颖理事长在致辞中也寄予厚望。他期待宜兴紫砂工艺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让“创新”成为“传承”的起始点与落脚点,在观念、理念、方式、举措上与时代同步同行。他特别强调要围绕紫砂“玩、用、赏、藏”的分级市场需求,构建“创造、创新、创意、创业”的供给体系,尤其是注重满足年轻人的时尚消费需求,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化为企业稳步成长的业绩。
本次庆典的成功举办,不仅营造了建厂70周年的喜庆氛围,更凝聚了广大职工奋力谱写紫砂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共识与力量。站在七十年的新起点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正牢牢把握新形势,融入新格局,担负起紫砂非遗传承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使命,致力于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为紫砂艺术的蓬勃发展和工艺美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