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2025成都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科技学术交流会启幕

2025年9月29日,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科技学术交流会隆重启幕。本次大会汇聚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石勇、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科技社团、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共计200余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2020四川十大新经济领军人物、长江商学院CEO课程二十期学员甘醇亦受邀参会,与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汇聚智慧、注入动能。

成都市科协主席曾勇为大会致开幕辞。他强调:“成都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创新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此番讲话为整场活动定下了务实与创新的基调。

在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以《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为题,深入剖析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在AI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强调了数据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路径。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参事石勇则聚焦于《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通过全球视野的对比分析指出:“成都应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在智能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实现突破。”

李颉教授在分享中特别肯定了成都的产业基础,他表示:“成都的科技产业发达,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许多特色,如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等都有很好的基础。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浪潮之下,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降本增效,发挥自己的特色,为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石勇教授则为成都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他认为:“成都应该尽量发挥自己作为大都市的特点,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发展层面做更大的文章,才有可能为成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主旨演讲外,大会还设置了以“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及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引、四川大学教授孙亚楠、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华珍、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汪敏、西华大学教授黄小莉、华为川藏产业发展部部长姚朵尼等专家,与参会嘉宾甘醇等一同,就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参会的重要嘉宾之一,甘醇副秘书长结合其在国际科学组织、青年事务、新经济领域的丰富经验及商业管理视角,在交流中分享了对于全球科技趋势与地方产业融合的独到见解。他的参与,体现了本次大会链接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特点,也为成都汇聚高端智力资源、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供了有益助力。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十佳学会”表扬、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授牌、科创生态伙伴计划授牌及“2025蓉遇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据悉,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期间将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组织开展超过100场各类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