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深秋重阳至 | 养生牢记 “3 不做”!尤其是高血压人群

深秋的寒气一来,不少高血压长辈就开始犯愁血压计上的数字,每次测量都忽高忽低,稍微动一动就觉得头沉,连晚上睡觉都不安稳,其实这都是换季的不适应。重阳前后气温跳水快,冷空气突然袭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最容易受到影响。要是这时候还按着夏天的习惯养生,很可能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到了重阳以后,高血压人群最该避开的“3不做”!每一条都是稳住血压的关键,照着做就能安安稳稳度过这个关键之秋。

 

 

一不做,就是不要天没亮就出门晨练。重阳时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养生应当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现代研究显示,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很多长辈都有早起锻炼的习惯,觉得早上空气好、人少,动一动舒服。但到了重阳之后,情况真的不一样了。这时候早上天亮得晚,寒气特别重,高血压人群本身血管弹性就不如年轻人,突然受冷空气刺激,血管容易收缩,血压很可能一下子升上去,头晕、心慌这些不适就跟着来了。可以再多等太阳出来半个多小时,大概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最合适出门。别穿太单薄,尤其是要护好颈肩和腰部,这些部位受凉也容易影响血压,锻炼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喝水,先慢走几分钟,再喝温热水,小口慢饮,这样能减少对心脏和血压的刺激。锻炼的强度也得控制,别像夏天那样快走或者慢跑太久,改成慢悠悠散步,或者打一套轻柔的太极,四十分钟左右就够了,这样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给血压添负担。

二不做,是不要吃太咸、太辣的食物。秋季燥邪当令,最易伤肺。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建议:"秋三月,宜省辛增酸,以养肝气。"饮食应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味食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等。

深秋时节,很多人想着喝着姜茶驱寒、生蒜杀菌,但对高血压人群来说,这些东西真的要忌口。辛辣的食物生姜、大蒜,虽然能让人觉得暖和,但吃多了容易让人上火、心跳加快,同样可能让血压波动。重阳前后秋燥也明显,吃这些还会加重口干、喉咙痛的情况。可以多给长辈准备点带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既能滋润身体缓解秋燥,又不会影响血压。做饭的时候少放盐和酱油,多用天然的食材提味,比如用香菇、海带吊鲜,或者加点醋调味,这些小细节看着简单,却能帮长辈避开不少风险。

 

 

三不做,是不要突然增减衣物或者熬夜。尽量按照“三层穿衣法”,里面穿件透气的薄秋衣,中间套件针织衫,外面搭件轻便的外套,中午热了脱外套,早晚冷了再穿上,既方便又能保持体温稳定。重阳之后黑夜变长,有些长辈可能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或者起夜后就睡不着了。但睡眠不足会让身体疲劳,很容易在早上起来血压特别高。所以一定要让长辈养成早睡的习惯,晚上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就准备睡觉,睡前别让他们看手机或者看电视,喝一小杯温牛奶,或者用温水泡泡脚,都能帮助入睡。保证每天七个到八个小时的睡眠,血压才能更平稳。

除了这“3不做”,还有些日常小细节也得注意。要是长辈想出去走走,千万别选太高太陡的山,找个平缓的公园或者小山丘就行,路上多歇几次,别累着,下山时慢一点,避免突然弯腰或者用力。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降压药、冠心病相关药物带上,季节交替时血压、身体状态容易波动,必须坚持按时按量服药,绝不能因为感觉身体舒服就擅自停药或减药。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家里可以备个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一次,做好记录,这样能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别硬扛,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把“3不做”变成日常,会发现深秋养生其实可以很轻松。迎着太阳晨练,吃着清淡饭菜,穿着暖乎睡觉安稳,这些实实在在的感受,就是养生最好的效果。重阳不是养生的起点,也不是终点,健康不用靠复杂的方法,就藏在这些每天都能做到的小事里。守住这些简单的底线,长辈就能带着稳稳的血压,去感受深秋的风、欣赏深秋的美景,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出舒服又安心的滋味。

 

 

艾香手串

#小程序://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LN4a40LB7sSqitF

重阳节佩戴茱萸,不仅契合传统习俗,其芳香气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神经、放松身心,也可以选择同济堂官方商城的艾香手串,提神聚气,作为日常佩戴的健康小物。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