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内容行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年轻用户的阅读行为正在快速迁移。从传统长内容,到短视频、短剧、直播,再到各种互动式体验,内容形式的革新正在重排行业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漫画行业也迎来了一轮值得关注的形态升级。漫剧、互动漫画、虚拟角色等“新物种”,正在逐步突破传统条漫的增长天花板,为行业带来新的可能。
这并非空谈,而是多个平台、工作室和创作者正在真实探索的方向。
首先来说说漫剧。短视频崛起之后,内容传播方式发生彻底变化。漫画行业也在主动拥抱这一变化。自 2021 年快看漫画在发布会上推出漫剧后,在最近一两年随着 AIGC 的快速发展,AI漫剧爆发,自此成为内容行业新趋势。
漫剧的优势在于:制作成本远低于动画,表达方式接近短视频,更容易在抖音、快手、B 站等平台传播,更适合吸引潜在新读者回流原作……
近年来,多部漫画通过漫剧获得新关注度。这说明:短视频不是漫画的竞争者,也可以是漫画的入口。对处于拉新压力下的行业而言,漫剧正在成为值得投入的新渠道。
而互动式漫画也是最近一年业内讨论较多的内容创新之一。它与传统条漫最大的区别,是加入选择与沉浸式演绎。用户不再只是滑动屏幕,而是可以参与剧情分支,触发不同走向,让阅读变成近似游戏的体验。
例如市面上一些典型作品,会加入角色互动语音、分支选项、动效、高光视频等。随着《DOLO 最后的夏天》等互动作品的热度上升,也证明了互动形式的真实吸引力。这些作品在年轻女性读者中尤其受欢迎,用户愿意花更长时间停留、反复体验不同结局。
在注意力竞争激烈的当下,互动式漫画“留存更强”的特性,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新增长点。
随着二次元文化在主流社交平台渗透加深,漫画角色的传播方式也出现变化。过去,角色只存在于作品中;而现在,角色可以出现在直播、短视频、品牌合作、官方社交运营等多个场景中。
例如:一些原创漫画角色以虚拟形象登陆短视频平台;IP 角色参与事件型营销或节日内容;角色以虚拟人方式参与直播、广告等。这些方式本质上是延长角色生命周期,让角色“活”在内容之外,建立更强的情感连接。
对年轻用户来说,角色的人格魅力往往比剧情更有传播力。这也是为什么虚拟偶像、二次元虚拟主播近两年在主流平台上热度上升。
总之,漫剧、互动体验、虚拟角色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变化,而是整个行业在回应一个核心问题:在短视频时代,漫画如何重新获得用户的时间?新形态的出现,使得漫画不再局限于“阅读”,而可以变成互动、观看、参与,甚至共创。这种内容层次的拓展,为漫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内容形态的创新可能无法立即解决行业的所有问题,但它可以带来新的用户场景、新的消费方式和新的商业机会。
这些趋势共同构成了国漫未来的重要方向,也是行业破局的关键支点。漫画行业确实经历了阵痛,但新物种的出现意味着行业并未停滞,而是在悄然孕育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