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大会在郑州开幕 共绘中医药守正创新蓝图

2025年10月19日,第六届全国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大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开幕。这场为期两天的行业盛会,汇聚了全国中医药领域的顶尖专家、产业领军人物及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大会由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等机构主要承办,通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日复刻体验与八大特色疗法现场互动,成功打造了一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上午9时,大会在激昂的乐声中正式启幕。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农工党郑州市委主委李凤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强调:“中医药是郑州闪亮的文化名片。政府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动中医药非遗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进程,让承载千年智慧的‘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张福强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核心纲领。“我们既要坚守根基,传承好千百年积淀的学术智慧与实践经验,更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浪潮,将中医药深度融入当代产业生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随后举行的主旨报告环节,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院长郭永昌以《加强中医特色发展,促进医院品牌建设》为题,分享了该院通过“特色诊疗+现代管理”双轮驱动实现品牌升级的实践路径。郭永昌院长深刻指出:“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技术体系。我院最大的特色,可凝练为‘守正创新,筋骨并重’八个字。”

他进一步阐释道,“守正”体现在医院始终深深扎根于中医药理论宝库,对中医正骨、整脊、推拿、针灸等传统技艺进行系统性挖掘与活态传承;“创新”则体现在不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古老医学赋能。“我们构建了完善的诊疗体系,将传统手法与现代影像学、康复医学等进行深度融合,并针对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骨病,制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我们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更是通过整体调理,恢复其身体功能,让他们真正地‘站起来,走得好’。这正是我们区别于单纯西医治疗模式的显著优势。”

本次大会也成为了全国中医药精英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博鳌国际医院的中医肿瘤治疗首席专家范世强教授的学生王振龙也参与了此次盛会,与同行就中医药在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特色技术与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体现了大会广泛的代表性与学术包容性。

为了让与会者与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医药魅力,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创新性地将医院开放日活动“搬”进展览现场,精心打造了“中医特色诊疗体验区”。“我们不仅要展示精湛技术,更要传递‘治未病’的健康理念。”郭永昌院长在体验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正努力通过中医脉诊、正骨推拿、针灸、耳穴压豆等特色诊疗模式的现场体验与普及,推动中医药服务从“医院”围墙内向“社区”、“家庭”延伸,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这场在郑州启幕的全国性中医药盛会,正以其扎实的内容与创新的形式,强劲推动着传统医学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新的光彩。正如郭永昌院长所言:“中医药的振兴之路,不在故纸堆里,而在鲜活的临床一线;不在口头传颂,而在百姓心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认可。”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医药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协同合作搭建了高规格、实效化的平台。相信在政、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不可替代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