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CCTV《艺术名家》栏目、《艺术传承》栏目授牌洪树枞自己的品牌《掌艺作》——中国非遗手工技艺创新研学基地

2025年3月经CCTV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组和艺术名家栏目组授权为洪树枞自己的品牌《掌艺作》颁发,中国非遗手工创新研学基地证书和牌匾。

洪树枞,1978年2月出生于泉州著名的手工面线之乡晋江后坑村,是侨乡手工面线第5代传承人。洪树枞8岁起师从父亲洪祖长学习手工面线制作技艺,至今已41年。侨乡手工面线是后坑村传承久远的百年老字号,所制面线以高筋面粉和水、食盐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俗称为硬䊞的原料配比,意为在面粉中只添加少量水,制作过程更费时费力,但线面更筋道,拉出的线面细长、均匀,表面有光泽度。

洪树枞聪颖好学,悟性颇高,不仅很快熟练掌握搅壶、割䊞(读音zhuī)、捉䊞、搓大䊞、搓二䊞、搓䊞仔、上梯仔、拉面、晒面、拾坎11道工序,深喑手工面线制作技艺精髓,乐于钻研的他,还擅长根据时代特点和人群需求,对原料及工艺细节进行适度改良创新,取得多项突破,提升了产品品质。例如他观察到人们在煮面线时会添加葱油以提升面线香气,他便尝试在面团中加上葱头,使面线自带一股葱油香;传统工艺要洒番薯渣或淀粉使面团不粘连,但做出的面线容易形成“黑点”或“白粉末”,不影响食用但不够美观,他便悉心研究在制作过程中不洒番薯渣或淀粉,而训练自己通过双手的速度和力度控制面团发酵速度,使面团不易粘粘,这项绝活使他做出的手工面线通身洁净白皙,手摸无刺感,入口更顺滑;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他投入上千斤面粉研发低盐面线,不断尝试方获成功;为了满足更多人群的口味需求,他历时一年研发出紫薯、淮山、胡萝卜、南瓜、菠菜等多种口味手工面线;洪树枞还把缠绕在竹竿上的面头舍弃不用,在过去面头通常会留到下次制作面线时再次利用,这样产出的面线更多,但口感却变差,保质期变短。洪树枞把面头舍弃不用的做法,虽然导致面线减产,却确保了品质和口感。

洪树枞对面线品质的追求得到顾客深厚口碑及业内人士高度认可,获得多项荣誉,主要荣获“古早味传统小吃” 美食烹饪大赛优秀奖,

泉州市乡村记忆名特产”、

福建方志特色记忆”、

泉州风味小吃、

“寻找福建首届金牌面加工”冠军奖、

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及福建老字号协会颁发的“老字号掌门人

2021年十大最美工匠传承人 第一名

2021年高级手工技艺传承师

2021年中国传承人

2022年非遗传承人

2022年非遗传习所

2022年中国传承金奖

2022年泉州老字号

2024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中国健康食品领军品牌奖

2024年CCTV-央视形象展播品牌。

2024年伴手礼专卖店 等多个荣誉称号,

并吸引省内多家电视台及各类媒体争先报道。洪树枞对技艺的传承也是不遗余力,2016年他加入后坑村手工面线传承保护小组,收集整理分散废弃在村里各处生产制作面线的器具,合作社废弃的大量木梯、搅壶等,并协助后坑村手工面线制作技艺入选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