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寒露抗燥防凉指南:4大养生维度守护秋日健康

寒露作为秋季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描述,精准点明此时天气从凉爽向寒冷过渡,露水渐有凝结成霜之势。随着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秋燥问题愈发明显,不少人会出现鼻咽干燥、皮肤紧绷、精神不振等不适,甚至因气候变化引发心脑血管、呼吸道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不仅能缓解当下不适,更能为寒冬到来储备健康能量,下面就从饮食、运动、情志、防病四个关键维度,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寒露养生攻略。

 

 

饮食调理是寒露养生的基础,此时既要应对秋燥对肺阴的损伤,也要兼顾脾胃因寒气渐盛而减弱的功能。饮食·减苦增甘以养脾胃,润燥滋阴以润肺金。孙思邈《千金要方》载:“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寒露时节燥邪当令,易伤肺阴。宜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之物,兼食山药、百合、银耳等补肺胃之气。古籍《饮膳正要》建议:“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可晨起食黑芝麻粥,佐以核桃仁,既润肠燥又养肾精。

芝麻杏仁饮:黑芝麻糊+杏仁粉,早餐来一杯

蜂蜜雪梨羹:雪梨挖空放入蜂蜜蒸熟,润肺效果佳

五白粥:山药、百合、莲子、银耳、大米共煮,健脾胃润肺

 

 

#小程序://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aJ78RxkYaolNIlu

五指毛桃茯苓茶是一款非常应季的茶饮,不寒不热,补而不燥,非常适合寒露时节既要防外寒、又要清内湿的养生需求,且不易上火,尤其适合在寒露时节感到身体沉重、疲劳、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的“脾虚湿困”人群。

在运动方面,寒露养生讲究“形体欲缓”,避免大汗淋漓导致精气耗散,应选择温和且能宣发肺气、辅助收敛的运动方式。

不必大汗淋漓,推荐这些秋季运动:

快走+深呼吸:每天6000步,配合深呼吸

室内瑜伽:侧重伸展和平衡的体式

太极八段锦:手机APP跟练,简单易学

情志调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却对寒露养生至关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秋季日照减少会影响人体内血清素水平,容易使人产生“悲秋”情绪,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问题。建议:

阳光疗法:每天上午10点前晒太阳15分钟

色彩调节:多穿暖色系衣服,家居增加黄色、橙色元素

社交互动:多参加朋友聚会,避免独处时间过长

寒露后“凉燥”之邪尤盛,症见干咳无痰、鼻咽干燥。可仿《温病条辨》杏苏散之意,用紫苏叶配杏仁泡茶饮。另须防风寒由后颈“风池穴”入侵,出门可系丝巾护项。夜间当撤去凉席,换棉衾保暖,古人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衣被增减不可怠慢。

特别提醒:寒露最需警惕的健康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温差大导致血管收缩,高血压患者需加强监测

呼吸道疾病: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过敏人群注意戴口罩

肠胃不适:切忌贪食生冷,外卖尽量选择热食

风寒入侵多从后颈“风池穴”入手,出门时佩戴轻薄丝巾护住颈部,能有效阻挡寒气侵袭,降低感冒风险;夜间需及时撤去凉席,换上棉质被褥,根据气温变化调整衣被厚度,遵循“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规律,避免因保暖不当引发疾病。

寒露养生的核心在于“收敛”,无论是饮食上的润养祛湿、运动中的温和敛气,还是情志的宁静乐观、防病的细致周全,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遵循科学的养生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调整生活习惯,也可以到上海同济堂官方小程序挑选对应节气的养生好物,有效应对寒露时节的气候特点,缓解身体不适,又能内养肺金之气,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让大家在这个秋天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