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苏州市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标志着苏州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大会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路径。
据大会披露,2024年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突破2300亿元,集聚核心企业667家,产业链相关企业超2100家,已形成从基础层、框架层到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成功获批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
会上重磅推出《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措施》,包含14条专项政策,涵盖核心技术攻关和大模型创新应用等领域,单项支持最高可达1亿元。同步出台的人才政策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展现苏州吸引全球AI人才的决心。
在专家分享环节,人工智能专家宋则优博士以《AI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作为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博士、《优智AI应用实例大全》作者,宋博士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苏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AI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试验场。未来三年,我们将看到AI在工业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产品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爆发。”
宋博士进一步分享了对AI产业发展的观察:“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正面临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窗口期。苏州建立的完整企业梯度体系,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到行业龙头的协同创新生态,正是加速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理想土壤。特别是在大模型与垂直行业融合方面,苏州有望形成示范效应。”
大会期间,腾讯公司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投资额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完成签约。同时举行了苏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面启动仪式、国产化智算资源池点亮仪式、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仪式等重要活动,并发布了《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报告》和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本次大会标志着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开放和生态建设,正加速构建“百模千景万算”的AI产业新图景,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智能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