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脚步越走越深,重阳节一过,连风里都带着明显的凉意了。这时候发现爸妈的生活习惯还没跟上季节,每天依旧天不亮就穿件薄褂子去晨练,晚上看电视时总忘了盖件小毯子。年纪大了,身体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力没那么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习惯,很容易让秋燥、寒气找上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此时,天气渐凉,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如何顺应自然进行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秋风劲急,地气清肃,起居应早睡早起,如同鸡禽的作息。重阳时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养生应当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现代研究显示,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老话说“顺应自然”,秋天就是万物慢慢收起来的季节,作息也得跟着变。就像老辈人说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晚上早点睡,早上等天亮了再起来。晚上早点睡养足精神,让身体好好休息,把能量存起来。等太阳出来后再起身,活动活动,身体也能跟着精神起来。要是晚上睡得晚,早上又起得早,就很容易觉得累,白天没精神,时间长了抵抗力也会受影响。晚上尽量让爸妈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准备睡觉,早上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这样的作息既符合秋天的规律,又不容易受凉。
晨起锻炼这件事,之前总听爸妈说“早起好”,觉得早起出去走一走、动一动,能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但到了农历九月初九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像夏天的早上了,这时候秋天过了大半,早上天亮得晚,气温还特别低,尤其是刚天亮那阵子,寒气特别重。年纪大了阳气本身就比年轻人弱,这时候早早出门锻炼,寒气很容易钻进身体里,可能会着凉感冒,关节也可能疼。其实不用太早,等太阳出来一会儿,气温稍微升上来再出去就行。早上差不多七点到八点之间,这时候天已经亮透了,太阳的暖意能赶跑点寒气,再出门锻炼不冷,还能晒晒太阳。出门前记得提醒爸妈多穿件衣服,别穿太单薄,等运动开了、身上有点热了,再慢慢减衣服,这样就不容易着凉。

保暖这件事千万别大意。重阳节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尤其是早晚温差特别大,早上和晚上可能会觉得冷,中午又有点热。要是不注意保暖,很容易着凉。提醒爸妈出门的时候多带件外套,早上出门锻炼、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穿上,中午热了再脱下来。特别要护好脖子、肩膀和膝盖这几个地方,避免关节疼或者感冒。家里的窗户也别一直开着,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别让冷风直接吹到床上,免得爸妈晚上着凉导致关节疼痛。
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习俗,茱萸有股特别的香味,以前的人觉得佩茱萸能防病、驱虫。现在虽然不用像以前那样天天佩着,但也可以给爸妈准备个茱萸香囊,放在家里或者随身带着,既能应节,它的香味也能让人觉得舒服,还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也能减少蚊虫打扰,让爸妈睡得更安稳。

艾香手串
#小程序://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LN4a40LB7sSqitF
其实这些养生细节不用只在重阳节记着,把它们变成日常里的小习惯反而更实在。比如每天早上和爸妈约着等太阳出来再出门,做饭时自然地多放些润燥食材,散步时顺手帮他们拎着外套。节日的意义从来不是“一时的讲究”,而是借着这个由头,把对爸妈的关心变成融入生活的默契。当这些叮嘱变成自然而然的陪伴,不管是不是重阳,爸妈都能身心健康的过好每个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