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杭电携手滨和小学打造AI科普课,国产大模型点燃儿童科技梦

在杭州滨和小学的AI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课正在进行。五年级学生郑蓝汐手持iPad,对着语音输入功能描绘她的奇思妙想:“我想要一只会飞的机器狗,它有彩虹尾巴,能帮老人拿药箱!”话音刚落,国产大模型“豆包”便将文字转化为动态图像,一只流光溢彩的机械狗展开羽翼,引得全班同学探头围观。这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芯苗成长工作室”推出的公益科技课的生动一幕,近日,该课程在滨和小学圆满收官,20余名学生通过iPad与国产AI工具深度互动,在趣味实践中触摸科技前沿。

 

11.jpeg

 

学生介绍用AI生成的数字作品

课程创新性地将移动终端与本土AI技术结合,打造“零门槛”的科技认知模式。在“大模型初体验”环节,大学生讲师通过跨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当被问及“宋朝人如何打车”时,AI以“轿夫抬轿”的历史场景作答;面对“用古诗解释金融”的挑战,AI妙用“千链万锁不可破”的类比化解难题。五年级学生王子杰感慨:“以前觉得AI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现在发现它像会说话的百科全书!”

 

22.jpeg

 

学生通过iPad语音输入让AI生成3D模型

在实践课中,国产AI工具成为学生创意的“魔法棒”。孩子们通过语音输入即可生成3D模型、动画角色甚至科幻漫画:有人设计出“会讲杭州话的芯片导游”,用方言讲解集成电路原理;有人构思“未来校园安全卫士”,AI瞬间呈现搭载激光扫描仪的机器人形象。郑蓝汐同学更利用AI技术创作“西湖十景”主题明信片,将算法与水墨诗意融合,作为结课礼物赠予同学。学生作品展上,20余份AI数字作品与17组芯片设计草图构成“童创科技长廊”,展现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

 

33.jpg

 

AI技术创作“西湖十景”“湘湖八景”主题明信片

课程的深度环节则揭开了AI“大脑”的神秘面纱。讲师吴华一以积木类比GPU、FPGA等芯片架构,将深度学习原理转化为可视化认知。当孩子们通过屏幕目睹AI如何“学习”人脸特征时,课堂响起此起彼伏的“原来如此!”学生刘欣玥在结课感言中写道:“以前iPad是游戏机,现在它是打开未来的钥匙。”

 

44.jpeg

 

学生通过iPad展示生成的AI数字作品

据悉,该课程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芯苗成长工作室”研发,通过“沉浸式科普+云端实践”模式,为“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注入科技动能。X课参与同学的家长张女士观察:“孩子现在逛科技馆能聊芯片制程工艺,还说要设计自己的AI程序,这种成长超出预期。”课程负责人透露,团队未来计划开发“VR芯片工厂漫游”“AI创意工坊”等系列课程,并将模式推广至县域中小学,让科技教育突破设备与地域限制。正如结课仪式上悬挂的标语所言:“每个孩子心中,都应有一粒科技的种子。”在这堂AI启蒙课中,国产大模型不仅是工具,更成为点燃儿童创新梦想的“火种”。(通讯员:刘妃,图片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