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隆重举行之际,一场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非遗盛会——“非遗古韵共华章”2025年京津冀非遗文化交流展,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万达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京津冀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端午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
本次交流展由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北京市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廊坊市群众艺术馆、廊坊市广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体现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深化合作、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活动依托廊坊经洽会的广阔平台,旨在通过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与交流,彰显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与艺术魅力,进一步激活区域文化创新活力。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现场人气旺盛,气氛热烈,累计吸引上万名市民及游客到场参观体验。展会精选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二十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等多个门类。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据悉,现场展销活动成效显著,非遗产品及衍生品三天总售卖金额接近十万元,有效探索了非遗项目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除静态展览与销售外,活动现场还安排了多场精彩纷呈的动态展演。高跷、飞叉等传统民俗表演轮番上场,艺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和灵动的身姿,生动演绎了非遗技艺中所蕴含的力与美,引得数千名观众驻足围观,现场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川剧变脸与非遗长嘴壶功夫茶艺的联合表演,将传统艺术的观赏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川剧变脸演员、非遗长嘴壶功夫茶艺传承人陶秋林在表演后表示:“本次京津冀联动的平台为我们非遗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活动组织十分成功,让更多社会公众能够直观、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的成功举办获得了现场观众与传承人的广泛赞誉。市民李女士在参观后感慨道:“这样的文化活动非常接地气,富有教育意义。带领孩子前来,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非遗知识,更能亲眼目睹老手艺的活态传承过程,这种直观的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多位参与活动的非遗传承人也纷纷表示,京津冀联动机制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交流机会,增强了他们继续传承与创新的信心,希望此类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常态化举办,持续扩大影响力。
此次“非遗古韵共华章”——2025年京津冀非遗文化交流展的成功举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文化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通过集中展示、活态传承与跨界传播,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更标志着非遗文化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积极融入当代生活与时代发展潮流。实践证明,深入挖掘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与现代消费市场对接,能够为京津冀经济与文化的深度协同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厚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