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的阳光洒满理疗室时,中医古法理疗师陈小清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双手在患者的经络穴位间精准游走,通过推拿、艾灸等传统技法,为人们缓解病痛。这一幕,正是当下中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中医药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治理机制逐步完善,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强保障。在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的指引下,像陈小清这样的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让这一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2025年9月10日深圳"国玉无疆"全球珠宝设计邀请赛期间,循经通脉疗法创始人-清合四象养生会馆主理人陈小清老师受组委会之邀帮助外国嘉宾进行身体调理,并受到了来自IED欧洲设计学院教授及珠宝系主任Barbara Brocchi女士和意大利高级珠宝专家Giorgia Zoppolato女士的一致好评。
而这已是她第三次担任东方意象时尚盛典特聘指定理疗师,这个殊荣源自珠宝圈企业家们口碑并被举荐到组委会。陈小清老师还曾为卡地亚联合创始人、国际品牌治疗师Corentin Quideau先生,宝格丽珠宝品牌专家Amanda Triossi女士等来自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嘉宾提供过专业的古法养生理疗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外治法的独特价值。她的努力正是我国中医药 "走出去" 战略的生动体现。据统计,我国已与 40 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传统医药合作文件,在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高质量建设 30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成为各方合作新领域。
"食·术·心"三位一体,陈小清与她的循经通脉养生体系
作为中国中医文化的杰出传承者、指璇循经通脉法创始人及亚健康调理专家,陈小清师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朱洪礼教授,深得"意阳指"精髓。在十余年实践中,她独创"指璇循经通脉法",以"快、准、稳"为特色,并通过面诊,耳诊,舌诊,体诊四象辨证法,帮助众多企业家和高压人群恢复健康,广受业界认可。快:快速诊断,准:精准定位哪条经络,哪个穴位开关,运用哪个外治疗法手法快速解症。稳:稳定远期疗效,顺应《黄帝内经》,"形正则神安,神安则气顺,气顺则百病不侵",让人体阴阳平衡,从而产生自愈力。
这一疗法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疏通经络,精准启闭穴位开关,引气归元,恢复气血循环,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从而实现疾病的自然改善;二是综合调养,融合“食·术·心”三位一体理念,全面促进脏腑功能平衡;三是高效干预,针对亚健康状态及职场常见问题,提供科学、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陈小清将中医"食·术·心"三位一体理念巧妙融入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调理中。在饮食方面,她推崇"辨证施膳"及"药食同源"理念。"我会告诉嘉宾,通过长期饮食调整也能达到类似药物的功效。"她嘱咐客人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喝温水、少进冰饮等。她还普及国际通用食材在中医视角下的功效,如姜、柠檬、蜂蜜、薄荷等,让嘉宾亲身感受食用后的身体变化。
在技术层面,她以气的流通来调和阴阳,达到身体相对平衡。她选用最直观的推拿手法、点穴手法,以及导引术和呼吸吐纳法,达到形正气顺百病消的效果。
在心理调节上,陈小清强调情绪对健康的直接影响。"情绪不好就影响肝的功能,进而影响脾胃功能;过度悲伤会影响肺脏功能,消耗能量。”
以双手为桥,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生活化使者
对于陈小清老师来说,循经通脉法本身就是超越语言的沟通,而双手就是她的翻译官。面对外国嘉宾,陈小清独创了一套沟通方法。她用“能量高速公路”比喻经络,以“能量开关”解释穴位,将气血称为“身体的能量和营养供应系统”。这些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比喻,迅速拉近了外国嘉宾与古老中医的距离。
在调理过程中,陈小清始终密切关注嘉宾的身体反应。"我会观察他们的呼吸节奏、肌肉状态和面部表情变化。一次深深的呼气、肌肉的跳动或一声惊叹,都是身体在告诉我'就是这里'。"
陈小清老师回忆首届东方意象时尚盛典在深圳罗湖京基100酒店举行,其中调理宝格丽专家Amanda Triossi时,发现她气血很差,整个人很烦躁,尽管当时语言沟通不太流畅,但是辨证完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嘉宾身体很难受。1个小时的手法调理,Amanda 开始和陈小清老师交流了,心情愉悦了,就像是注入了新的能量。调理结束时Amanda连连赞叹不已,并和陈小清老师拥抱,主动要求加老师的微信。事后才知她因行李丢失和旅途奔波,身体极度疲惫。这次调理让众多嘉宾们切身感受到中医外治手法快速缓解疲劳以及由时差导致身体疲乏的独特优势。
陈小清认为,该疗法吸引国际嘉宾的关键在于"无需用药、方便快捷,立竿见影"。让顾客在手到之际即感舒适,身心通畅,正应了那句话"妙手回春”。这就是是中医外治的魅力所在。外国嘉宾经由亲身体验,感知到中国中医不是抽象理论,而是一种直观可体验的东方智慧;非对抗性手段,而是调和与整体健康观的艺术哲学。
这样的案例在陈小清的从医经历中不胜枚举。她的理疗技术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如今,每天前来预约理疗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从外地专程赶来的求医者。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所介绍的,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陈小清的理疗室正是这一体系中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
创新:融合现代理念 焕发古法生机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陈小清也不墨守成规。她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将中医理疗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不断优化理疗方案。"传统中医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陈小清说道。
她发现,现代都市人群由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原因,颈椎、腰椎问题日益普遍。针对这一情况,她在传统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工学原理,创新出一套专门针对办公族的理疗手法。这套手法不仅能缓解颈肩腰腿痛,还能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改善睡眠质量和亚健康状态。
陈小清的创新实践与国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政策不谋而合。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建设了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陈小清表示:"作为基层理疗师,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
推动大众建立积极的保健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人追求自然与整体的健康理念,陈小清老师与她的循经通脉法正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在这里,古老智慧与现代需求相遇,碰撞出健康的火花。她期望这一简便易学的技法能被更多人掌握,使每个人都能随时自我调理,成为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她一直怀揣坚定的使命:推动大众建立积极的保健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建立心以宁神,并强调情绪对五脏的直接影响。例如郁怒伤肝、悲伤耗肺,融合东方静坐与西方冥想之妙,鼓励人们记录情绪与身体反应(如生气是否引发两肋胀痛),建立身心联结。她建议"多感恩""听五音滋养心神",从心绪层面巩固健康!
每一次调理,都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文化交流,通过她的双手触摸到的不仅是经络与穴位,更是中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许多人在体验后,开始对中国的八段锦及中国饮食文化,甚至传统哲学产生兴趣。
陈小清老师不仅是一位中医保健师,更是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活化使者,用健康与温暖与世界对话。她将中医定义为"可体验的中国哲学"、"可感知的中国生活方式",以及"融合实效的科学与艺术"。她深信:以双手为桥,是可以超越语言的最好的文化交流,它可以用温暖的方式打开外国友人的心扉。中医,将是中国走出国门最有力、最成功的文化名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