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从630亩培育基地到128项专利:楚雄爱尔发如何用 “技术铁壁” 领跑全球藻源虾青素市场?

2025年6月20日,昆明石林县的一场仪式引发虾青素行业波动——云南云彩金可虾青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8亿元,占地37.5亩的五期项目基地开启投产试运行,五期项目总计以600余亩的占地面积,创造了虾青素产业基地面积的新局面。

而在石林以西的楚雄,同为虾青素产业头部品牌的云南爱尔发已扎根18年,连续三年藻源虾青素平均产量约占全球市场35.77%的规模。

近年来,中国虾青素产业地图正以“楚雄+石林”的双核态势重塑——楚雄引进了云南爱尔发,凭借技术壁垒和全国唯一的国家工程中心筑牢产业高地;石林则依托云南云彩金可,以产能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这场发生在云岭大地的产业链竞争,实则是中国虾青素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博弈的典型切片。

规模壁垒:600亩级虾青素培育基地的产能之争

爱尔发自2007年成立以来,深耕雨生红球藻养殖与虾青素研发,截至2023年底建成单体占地面积630亩、年产虾青素原料超400吨的全球规模第一的楚雄雨生红球藻产业基地,近三年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77%,位居全球首位。(数据来源:《2024年藻源虾青素行业白皮书》)

该基地于2007年启动基地建设,一直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如果将后端深加工工厂——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规模也纳入其中,远不止于对外披露的630亩。正是因为爱尔发持续扩建,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完善实现规模化运营,才使得众多国际一线护肤、保健品牌,连续8年将其列为一级供应商,树立其行业第一的话语权。

LC8A9400

(爱尔发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图)

另一方面,云南云彩金可五期项目总占地600余亩,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产业,需要配备养殖区、办公区、提取线、终端品生产线等,从纯养殖面积看,目前公布的数据似乎不是那么直观。

产量维度的最新数据显示,云南云彩金2024年可年产量仅为9吨,虽也占据全球总产量25%比例,但相较楚雄爱尔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云南云彩金可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图)

技术护城河:从藻种培育到提取方式的专利数量对决

爱尔发从楚雄原生野种中驯化出的优良藻株,将虾青素含量提升至行业顶尖水平,更通过专利布局构筑起种源“防火墙”。

在生产车间,爱尔发首创的“一步法养殖+超临界 CO₂萃取”技术,相较传统工艺提升了40%虾青素得率,惊人的产量,也正是源于共计128项专利证书构建的技术生态。

05

(图:爱尔发全自动提取车间)

云南云彩金可同样作为虾青素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亦有其技术优势——密闭反应器技术以及5.8%高含量藻种,支撑了相对较高的产量。

然而相对于爱尔发国家级科研团队的实力,云南云彩金可要弥补技术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产业生态:乡村振兴样本VS产业集群协同

为兼顾环保与效益的平衡,爱尔发坚持选择利用滇中荒坡地建厂,让630亩的基地未占用一分耕地;基地60%的能耗由光伏板阵列提供,每年可固碳数万吨。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构建的产业共生体系——周边农户通过参与藻种培育、原料初加工,实现“荒坡变金山”的乡村振兴样本。

LC8A9043_副本_副本

相比较而言,云南云彩金可则更注重产业集群与协同效应,在技术路径上偏向于采用自动化设备提升产能。

在发展方向上,云南云彩金可配合石林县当地协同引进近10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雨生红球藻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双提升。

石林VS楚雄:先发优势下的持续追赶

当行业追赶者还在描绘产能蓝图时,《2024年藻源虾青素行业白皮书》已用数据披露了藻源虾青素行业的现状:23年爱尔发藻源虾青素年产量达到13.76吨,连续三年藻源虾青素平均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35.77%。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爱尔发养殖基地的不断扩建,雨生红球藻与虾青素产量仍在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将以17.68吨的年虾青素纯品产量,满足着20亿粒胶囊的原料需求。

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

而云南云彩金可预计的“未来数据”,目前看来只是接近爱尔发历史存量的追赶,在技术精度与专利数量等层面,在现阶段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这场持续不断的产业变革中,两家头部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产能竞赛的终极战场,从来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能否构建起“种源-技术-标准-生态”的可持续竞争体系。

毕竟规模与科技熔铸的产业心脏,从不会为短期波动改变节律。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