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普济祥茶业有限公司易武合作基地主任、云南茶拼配与陈化研发中心产品专家王愫雯同志,受邀入列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担任特约研究员。此次加入,不仅是对普济祥茶业在茶产业助力乡村发展领域实践成果的肯定,更标志着课题组以茶为媒、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将深度融入专业研究体系,为茶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样本与创新思路。
课题组:凝聚多方智慧,锚定乡村振兴核心命题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是由中国民协乡村产业振兴工委会、农村教育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等单位共同发起,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担任课题专家组组长,课题组旨在持续挖掘各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新经验、新成就、新典型、新解法,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基层单位提供借鉴经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成员涵盖农业经济学者、基层乡村治理实践者、涉农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此次吸纳有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等职称的王愫雯,正是为了强化“产业赋能乡村”的实践视角,尤其聚焦茶产业这一南方乡村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
普济祥茶业:以普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茶企范本”
从原料端看,普济祥在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古茶山建立生态茶园基地,采用“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合作模式,不仅为茶农提供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还通过高于市场价的原料收购机制保障茶农收益;从产业端看,普济祥茶业创始人高佳奇先生是普洱茶传统匀堆技术非遗传承人、一级茶艺技师,担任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依托云南茶拼配与陈化研发中心,带领企业聚焦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类特性,延伸出“初制加工+陈化仓储+零批一体”的全链条业务,带动茶叶产区初制所、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间接创造数千个乡村就业岗位。
王愫雯:从“茶企管理者”到“乡村振兴实践者”的深耕者
作为普济祥的重要伙伴,担任多份社会职务的王愫雯自接手岗位工作以来,便将“茶产业如何真正帮到乡村”作为核心课题。不同于传统茶企对“产品与市场”的单一聚焦,她更注重茶产业与乡村的“深度绑定”:在她主导下,普济祥在茶区推行“技能培训+岗位适配”计划,针对茶农开展采茶技术、茶叶初制等免费培训,让年迈茶农能通过“轻技术工种”稳定增收;她还推动企业与当地村集体合作,与村集体共同承担部分茶园的管护权,提升茶叶品质;此次加入课题组,王愫雯也明确表示:“希望带着茶区的真实需求与实践经验,和专家们一起探索‘小茶叶’撑起‘大振兴’的可行路径——不只是让茶农有钱赚,更要让茶区有活力、茶文化有传承。”
茶产业是云南众多乡村的“当家产业”,一株茶树连着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多条脉络。此次王愫雯加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既是“企业实践”与“专业研究”的双向赋能,更让外界看到:乡村振兴的落地,正需要这样扎根产业一线、懂乡村也懂市场的“实践者”参与。未来,随着课题组研究的深入,普洱茶高附加值赋能云南茶产地的经验、普济祥茶业与茶农携手共赢的经验、王愫雯探索茶行业乡村振兴落地办法的经验,或将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为更多茶区“以茶兴村”提供有益借鉴——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