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云肩藏万象,千秋文脉系童心。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动手操作能力,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星火服务社于7月17日走进镇江市润州区杨家门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方寸云肩绣古今,乾坤少年行四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领社区青少年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云肩”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融历史探索与巧手创作于一体的文化传承之旅,在巧手实践中感悟传统之美,于方寸之间传承文化薪火。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严惠宇先生故居 杨帅 摄
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向导,引领着充满好奇的青少年们步入静谧的严惠宇先生故居,并通过观看记录片了解了严惠宇先生的生平事迹。故居内,斑驳的砖墙、无声的旧物,仿佛时光的信使,低语着往昔的故事,为即将展开的云肩之旅悄然铺垫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色。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云肩知识 胡金鹏 摄
随后,活动的主舞台移至社区中心,一场关于“肩上霓虹”的探索正式点亮孩子们的眼眸。志愿者展示出精心制作的PPT,介绍了云肩的含义和其意义以及云肩的演变和戏曲中的应用,屏幕上,一件件翩然起舞的云肩,瞬间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它们跨越时空长廊,从古老的礼仪规制中走来。丝线勾勒的牡丹吐露富贵芳华,四季花卉铺陈生命轮回——方寸云肩,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一部部承载千年智慧的无字典籍。接着,在志愿者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了特制材料包开始制作云肩。他们先是在空白的云肩底布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心仪的图案轮廓。接着,便是色彩缤纷的填涂环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挑选水彩颜料,用画笔蘸取饱满的色彩,一层层晕染在云肩之上。
图为小朋友们在严惠宇先生故居观看纪录片 杨帅 摄
当创作完成,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小云肩在孩子们指尖诞生时,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它们或精准复刻了戏曲纹样的典雅端庄,古韵悠然;或全然跳脱框架,以明快的色彩和天马行空的图案,绽放出纯粹的童趣。这些承载着孩子们巧思与未来希冀的“肩头云霞”,正轻盈地绽放,不仅是一件件手工作品,更是一颗颗传统文化种子在他们心中萌发的新芽。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制作云肩 杨帅 摄
图为小朋友展示制作的云肩作品 杨帅 摄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所制作的云肩 毕红 摄
本次活动的灵魂,在于它深情唤醒并传递了“云肩”这一中华服饰明珠所蕴含的磅礴文化力。亲手绘制云肩的过程,对青少年而言,是一次指尖触摸历史脉搏的奇妙旅程,一场与祖先智慧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谈”。当童真的笔触邂逅古老的纹样,当现代的想象碰撞传统的底蕴,这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对民族瑰宝的惊叹与热爱,更播撒下一颗颗珍贵的种子,让守护文化根脉、传承非遗薪火的意识,在他们纯净的心田悄然萌芽、生长。这环绕肩颈的方寸天地,绝非仅是华服的配角。它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承载着千年工匠精神的体温与心跳。活动生动展现了江科大学子以青春之智、赤诚之心服务社会、守护文脉的担当。他们搭建的这座文化桥梁,让古老的云肩艺术,在新时代少年灵巧的手中,重新焕发出如朝霞般蓬勃的生命力,照亮了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未来之路。未来,江科大学子将步履不停,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续写这份文化传承的答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融入时代发展的血脉。
作者:徐成兴 一审:李福来 二审:李文达 终审: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