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城的烟火深处,雷允上诵芬堂已在山塘街开张363年。这座中医药文化宝库,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以药香为墨,在时光的长卷上书写着“南药雷允上,北药同仁堂”的传奇佳话。如今,雷允上九世孙雷家荃,正以坚守与创新,为这则传奇续写崭新的篇章。
(雷氏家族1860年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诵芬堂雷允上氏“申[南]”店的照片。)
清朝初期,雷氏先祖雷存孝于苏州播下医药的火种——诵芬堂药铺。其五世孙雷大升在1734年接掌祖业,将医道与文脉融合,创立了“雷允上诵芬堂”,坐堂行医。雷大升医术精湛,擅长治疗时疫,又以道地药材制作丸散,使得雷允上的声名迅速传遍姑苏,从江南一隅远播至东南亚,成为中华医药的鲜明符号。《清史稿》中记载: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水土不服,服用雷氏草药后即刻痊愈,遂御笔亲题“山塘寻勝”相赠。如今,这方御碑仍矗立在苏州山塘街,见证着雷允上作为中医药文化地标的辉煌。同年,雷氏之药纳入江南贡药体系,六神丸、行军散等急症疗药成为清宫常用备药,其配方记载于故宫《雷氏贡药录》。
(1915年9月,雷氏家族以诵芬堂雷允上氏公司名义代表中国医药企业,出席国际博览会,其产品六神丸荣获金奖。该照为雷氏参会成员与各国政商界人士的合影。)
雷氏药物中,六神丸、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辟瘟丹、行军散、雷公八宝丹、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等均为经典之药。尤其是六神丸,堪称雷允上的镇店之宝。它由麝香等六味珍贵药材组成,神奇的疗效蕴含于“君臣佐使”的精妙配伍之中。麝香等君药直击病症根源,臣药辅助增强疗效,佐药制约偏性、调和诸药,使六味药材各司其职,成就了这粒直径仅0.5至0.8毫米的“救命微丸”。修复《雷氏医训》时发现“配伍误差不超三铢”,这与现代药典标准高度契合,印证了其配方的精准性。
1748年,江南大疫,雷允上的仁心传遍天下。雷氏家族倾其所有,用六神丸等药品免费救治苏州百姓,因制药工具不足,竟熔化3斤2两黄金制作药碾,全力生产药物,拯救了4万余人的生命。马可·波罗的后裔称赞“能熔化金锭救人的雷允上最伟大”。1912年,《柳叶刀》发文肯定东方抗疫智慧。1915年,六神丸摘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28年,雷允上诵芬堂注册“九芝图”商标,成为中国首枚中药商标,雷允上的每一步都镌刻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上。
(国内近代史上的第一张医药商标,距今已有97年,据悉,也是世界上第一张医药商标。)
在抗日战争时期,雷氏家族为救治抗日红军,不惜散尽家财,在苏浙皖敌后建立12处秘密药坊,救治枪伤、刀伤和在芦苇芦苇荡受瘟疫感染的新四军伤病员超3万余人,其仁心义举令人敬仰。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六神丸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对某些细菌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这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清热解毒不谋而合。它远比青霉素(抗生素)的诞生要早百余年,这是祖国的中医药文化的骄傲。雷允上与中国药科大学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合作,进一步阐明了六神产品抗炎、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印证了其科学性。
雷家荃自幼浸淫药香,7岁背祖训,28岁耗时16年修缮族谱(现藏于国内外知名图书馆),并将“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融入创新之中。49岁建古方智能解析实验室,用科技拆解肉苁蓉、黄精多糖肽等活性成分,为传统方剂寻科学依据。他20年研发不辍,将百年秘方与纳米萃取技术结合,研制出护肝药酒(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1310169117.8),后续“增强免疫力”药酒专利更拓宽了中医药功能边界。可见,他对“君臣佐使”的运用,已从“烂熟于心”升华到“融会贯通”,既守住古方精髓,又创新适配,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遥相呼应。
守正更要创新。如今,在雷家荃的带领下,雷允上老号焕发出新的生机:六神丸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今年产量达60亿粒,占全球市场65%的份额,稳居国家三大保密配方之首;创新研发的六神凝胶、六灵解毒丸(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在新冠期间向23国捐赠的改良版六神丸,让“东方抗疫智慧”惠及世界。
(1999年初,雷允上人在上海静安商业腹地、临千年古刹“静安寺庙”华山路2号,创立了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健康之城——雷允上药城,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集中西药品、参茸饮片、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卫生百货及专科门诊于一体,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之一,名医名药相得益彰。)
传承从非坦途。1995年雷允上商标遭抢注,危急时刻,39岁的雷家荃挺身而出,一句“我跪着也要把祖宗名字赎回来”,道尽中医药传承人的担当和责任。从商标危机时的坚守,这是对雷氏践行者非遗保护的执着和使命召唤。雷家荃以“用心良苦”诠释传承担当。今年5月,他在同济大学“非遗与知识产权”研讨会上疾呼,中医药瑰宝亟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他期盼更多年轻人了解、受益于中医药,呼唤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守护行列。
(今年5月29日,雷家荃在同济大学会议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与健康经济"学术研讨会上,深度解析《雷氏医药的百年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
作为上海市“传统医药生产技艺非遗传承人”,雷家荃早在1995年就构建起全球雷允上诵芬堂医药企业商号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六神丸已在部分国家注册认证。69岁的他,今年还应邀参加尼泊尔、澳门等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说,呼吁保护非遗,不仅体现了中医药传承人的职责与担当,更与“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的期望同频共振。
(同年5月16日,雷家荃在尼泊尔举行的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国际论坛上,作了“中华雷氏医药传承创新,惠泽媲及众生”的主题发言,并和尼泊尔的玛丽帕国际医药大学,达成共同研发喜马拉雅山的自然草药合作意向。)
历时363年的雷允上,从一粒六神丸到百亿市场,雷氏医药的故事,正是古老中医药在非遗传承中“焕发青春”的最佳注脚——以匠心守正,以创新致远,让千年药香飘向更遥远的未来。当下,雷允上所编写的《雷允上诵芬堂丸散·饮片全集》已发行六版,收录了1548个雷氏特色药方;手握国家绝密配方1项(六神丸)、专利182项、独家品种43个、国家级非遗2项。市场数据更印证其价值:2024年上半年,六神丸在中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市场份额达75.15%,零售端增幅高达236%,成为急症用药领域的“东方明珠”。
“但求天下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宋文祥 孙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