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国产固态硬盘选型指南:从 SATA 到 U.2,天硕全国产产品如何适配?

固态硬盘(SSD)拥有多种不同的接口和尺寸。在选择SSD时,接口类型直接影响着传输速度、兼容性以及适用场景。本文将介绍并比较四种常见的SSD接口:SATA、mSATA、M.2 和 U.2,帮助读者在选购时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SATA

SATA接口是固态硬盘最广泛使用的接口类型,它的优势在于兼容性强、成本低。

 

SATA SSD通常采用与机械硬盘通用的标准2.5英寸硬盘形态(约69.85mm x 100mm),并使用AHCI协议这种传统机械硬盘的协议。因此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和主板都原生支持它,这使得SATA SSD在安装和使用上非常方便。但在速度和紧凑性方面不如后面介绍的其他接口和尺寸。SATA 3.0理论带宽为6Gbps(约600MB/s),实际读写速度通常在480-560MB/s之间,且已接近该接口的物理极限。

 

天硕G40 2.5'' SATA 工业级SSD就是典型的2.5''产品,它采用SATA接口,性能与价格平衡良好,设计成熟。

 

 

mSATA

mSATA(mini SATA)接口是SATA接口的一种小型化版本,专为空间受限的设备设计。mSATA SSD的尺寸仅为传统SATA SSD的几分之一,非常适合嵌入式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紧凑型设备中。

 

mSATA接口走的是SATA通道,保持了SATA接口的广泛兼容性,提供了与标准SATA SSD相似的性能和可靠性。但随着功能更多更紧凑的M.2接口的普及,mSATA接口的新产品越来越少,市场逐渐萎缩。

 

尽管如此,天硕仍有天硕G40 mSATA 工业级SSD在售,为用户提供替换方案。

 

 

M.2 SSD

M.2(原名NGFF)是当前主流的高性能固态硬盘形态,具有小巧体积和高速传输能力。其常见尺寸编号表示宽度和长度(单位:mm):如2280(22×80)、2260(22×60)、2242(22×42)和2230(22×30),其中2280最为常见。

 

M.2接口通过金手指缺口位置区分物理兼容性,主要分为三类:M.2(B Key)、M.2(M Key)、M.2(B+M Key),其中B Key正在逐渐被B+M Key取代,市场已经比较少见。具体区别如下表:

 

 

M.2 SSD的细分核心在于物理接口(Key)、协议(SATA/NVMe)、尺寸及PCIe的代际差异。选购时需匹配主板插槽类型,并权衡性能需求与散热条件。

 

天硕提供天硕M.2 NVMe 工业级固态硬盘(M Key)和天硕M.2 SATA 工业级固态硬盘(B+M Key)供用户选择,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其中天硕G40 Pro M.2 NVMe 工业级固态硬盘是天硕的标杆旗舰产品,以自研PCIe Gen3x4主控+100%纯国产元器件实现了3600MB/s高速读取,-40℃~85℃的超宽温域稳定运行;以硬件级PLP掉电与固件协同保护全盘,支持智能软销毁功能,精准契合国产化存储对高性能、高可靠、高耐用的严苛需求,是工业用户的绝佳选择。

 

U.2

U.2接口(别称SFF-8639)是专为企业和专业应用设计的高性能固态硬盘接口。

 

U.2 SSD采用标准的2.5英寸外形,支持NVMe、SAS和SATA多种协议,通过PCIe通道提供极高带宽和超低延迟,保留了热插拔的便利性,适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及高性能工作站等。但它需要主板或转接卡提供U.2接口,在消费级市场并不常见。

 

天硕G40 U.2 工业级SSD设计坚固,支持NVMe协议,是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专业用户的首选解决方案。

 

 

关于天硕(TOPSSD)

天硕秉承“中国芯,存未来”的品牌理念,以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存储基石为己任,致力于充分满足高性能工业级算力引擎的严苛需求。其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组合,包括2.5”SATA、mSATA、M.2 SATA 2280、M.2 NVMe 2242、M.2 NVMe 2280、U.2、XMC、BGA SSD及各类加固型工业固态硬盘。产品采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长鑫DDR等国产核心元器件,全面适配飞腾、龙芯等国产自主芯片平台。更多信息,详见TOPSSD官方网站。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