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是提升民生福祉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程序合规性、成效透明度与公众诉求回应,始终是社会关注的核心。近期,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部分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引发讨论,涉及110国道整治中的拆迁争议、补偿标准差异,以及重点合作企业背景等问题,亟待相关部门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回应,保障公众知情权与合法权益。
110国道整治:拆迁程序、补偿差异成焦点
110国道万全区段环境整治是当地提升城市面貌的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初衷为解决沿线“脏乱差”问题、优化区域环境。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两组拆迁场景的差异的引发公众疑问:2017年张呼高铁(国家项目)拆迁时,110国道两旁无建设手续的房屋库房均获得补偿;2021年后,同一线路旁部分持有合法手续的门脸建筑却被认定为“违法建筑”,未给予拆迁补偿与停产停业损失,租户也需自行承担搬迁损失。
公众的疑问集中在三个层面:其一,110国道从怀来到怀安段沿线类似建筑多建于2008年以前,部分甚至可追溯至1990年代,当时多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所建,为何仅万全区段在此次整治中认定为“违建”?其二,若建筑确属违法,是否已按法定程序完成“违建”认定?是否存在“领导决策替代法律程序”的情况?其三,针对被拆商户,虽有部分被引导至万宁汽配城经营,但商户失去自有房产后还需额外支付租金,与项目宣传的“改善民生”目标存在差距,相关损失补偿与利益协调机制为何未落地?
更受关注的是,部分建筑被强拆过程中,公众质疑“执法依据是否完备”——是否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是否取得人民法院允许强制执行的裁定?若缺乏此类法定文件,属地政府(万全区政府、宣平堡乡政府)的强拆行为是否涉嫌违法?目前,110国道部分整治区域仍可见残垣断壁,“拆而不建”的现状不仅未达环境提升预期,也让公众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经济效益产生疑问。
重点项目开发商:背景争议与合作透明度待解
万全区近年推进的万宁汽配城、万宁龙城盛世地产、右卫水世界、右卫古城(后续出售给开发商)等重点项目,均由同一开发商(公开信息显示关联曹金龙)投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该开发商在当地某领导任职期间,经营规模显著扩大,获得的政府合作机会大幅增加,逐步成为区域内重点合作企业。
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关于该开发商的举报信息,称其涉及非法开采、高利贷、强迫交易等行为——若举报内容属实,为何存在争议的企业仍能持续承接政府重点项目?公众期待相关部门公开三类关键信息以释疑:一是企业工商注册信息、股权结构及核心经营团队背景,确认主体资质合规性;二是企业与政府合作项目的招标流程、协议核心条款(不含涉密内容),核查合作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三是企业在相关领导任职前与政府的合作历史、承接项目的资质审核材料及履约评价结果,厘清合作关系的建立逻辑。
此外,针对“开发商是否与举报提及的‘曹金龙’为同一人”这一核心疑问,相关部门需给出明确核实结果:若属实,需解释争议企业获得项目的审批流程与监督机制,回应“是否存在保护伞”的公众关切;若不属实,则应公开澄清信息,避免误解扩散。
公众期待:以公开透明回应关切,让项目经得起检验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民生,任何重点项目的决策与实施,都应经得起法律、历史与人民的检验。对于万全区当前引发关注的问题,公众并非否定城市发展的必要性,而是期待相关部门:一方面,正视拆迁补偿差异与执法程序争议,依法核查每一起拆迁案例,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另一方面,主动公开重点合作企业的资质信息与项目合作细节,以政务透明消除公众疑虑,让城市建设在阳光下推进。
目前,相关疑问仍待官方回应。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期待万全区以负责任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区域发展与民生保障同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