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重·量:紫砂的时空刻度——王强艺术展顺利开幕

2025年10月15日,“重·量:紫砂的时空刻度——王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10号展厅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的重磅项目,本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王强创作的81件代表性紫砂作品,通过学术性的策展视角,深入探讨紫砂艺术在历史与当代语境下的文化承载与创新蜕变,引发了主流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展览以“重·量”为核心命题,蕴含双重深意。“重”既指向紫砂泥料本身独特的材质美感与厚重手感,更寓意其背后所承载的六百年紫砂工艺史与深邃的文化积淀;“量”则代表了在时间维度中对艺术价值的恒久衡量与在新时代背景下所迸发的艺术张力。这一主题巧妙地将物质属性、文化重量与时代思考融为一体,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解码紫砂艺术的全新视角。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王强,是一位出身于江苏宜兴陶瓷世家的“80后”艺术工作者。他深耕紫砂领域三十余年,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在尊重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致力于突破紫砂的传统形态与审美边界。展览以“时空刻度”为内在逻辑线索,系统性地呈现了王强的艺术探索轨迹,构建起一场传统与当代的深度对话。

展览中的核心系列——53件“秤砣”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该系列作品以中国古代度量衡中的“权”(即秤砣)为基本造型,贯穿古今时空,从《秦冠砣》到《中华醒狮砣》,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融入紫砂创作之中,借由“度量衡”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引导观众审视中华文明的重量与时代精神的演变。其中,作品《雍正砣》别具匠心,将紫砂与大漆两种传统工艺跨界融合,其创新手法与艺术语言,不仅展现了材料的独特魅力,也呼应了历史上雍正时期工艺美术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展览中探讨工艺跨界与当代转化的典范之作。

展览开幕前夕,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特为展览撰写序言,盛赞此次展览是一场深具意义的“文化朝拜”,并对王强以紫砂为媒介,深入挖掘并活化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艺术创举给予了高度肯定,为展览注入了权威的文化学术支撑。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齐燕君女士作为代表为艺术展赠语。据悉,齐燕君女士与紫砂艺术渊源深厚,齐燕君曾在17岁时陪同曾祖父好友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游历宜兴,途中被紫砂壶的制作所吸引,经人介绍收入七老之一花器圣手朱可心门下学习紫砂壶制作,其绘画天赋也展现在了紫砂壶制作上,被当时一众老艺人所称赞,期间更是受到了泰斗顾景舟的指点,成为忘年之交。与两位老艺人亦师亦友。

为深化展览的学术内涵,展览同期还举办了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们普遍认为,王强的艺术实践并非简单的形式创新,而是从文化根脉与时代精神出发进行的深度创作,他的探索为紫砂这一传统工艺门类如何突破固有边界,成功闯入更广阔的当代艺术场域,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实践样本。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