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以“汇聚新质生产力 开放合作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无锡举行。作为商务部“投资中国”系列活动之一,企业家太湖论坛旨在为各国企业家提供深入交流、探讨合作的平台,共同探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2024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90.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6.4%。今年1-3季度,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45.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8.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江苏现有外资企业约4.3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8家投资江苏,外资企业以近1.0%的户数占比,贡献了全省46.6%的进出口额、19.2%的综合税收和8.4%的城镇就业。与此同时,江苏省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链条完整且协同性强,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高校云集,人才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突出,这些因素共同为外资企业在江苏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江苏连续五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良好的营商环境为跨国公司选择江苏作为投资目的地、加大在江苏的投资力度以及长期深耕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和可靠的外部保障。
会上,江苏省商务厅厅长司勇重点推介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系统阐述了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创新能力是美国企业在华投资越来越看重的要素,在生物医疗领域等也有很好的合作。商会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双向投资合作,助力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林优娜表示,江苏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标杆,在中印合作中发挥核心纽带作用。二者在绿色矿业与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出行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将进一步促进商界互联互通,优化投资与项目落地服务,共建长效产业生态体系。
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苹果供应链亚太区负责人崔玉善介绍,江苏在苹果的供应链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苹果核心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厂,其中半数在江苏。这既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也彰显了江苏产业链的成熟度、创新和活力。比如核心供应商之一的立讯精密在江苏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还不断加大投资,今年5月它在昆山又新增了一个苹果声学产品的工厂。又如位于常州的瑞声科技,从原来只为苹果笔记本提供单—的麦克风产品,如今已覆盖提供声学与马达、金属结构件等多种组件,并参与到最新的苹果手机系列的超薄的VC均热板模组生产。
辉瑞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彭振科介绍,中国目前已成为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启动了辉瑞中国2030战略,投入逾10亿美元,通过跨领域合作深耕中国医疗生态系统,助力提升医疗可及性与创新发展。同时启动辉瑞-江苏全产业链创新赋能计划,依托江苏完善的创新生态,服务更多中国及海外患者。
LG新能源中国区总裁崔智雄介绍,今年初中国区域总部的设立,是我们拥抱中国新的开放机遇的战略举措,也传递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对江苏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近期,我们还将新增投资引进方形电池新技术,并在区域总部架构下,全力构建 “一体两翼”新格局——即以智造中心为基础,驱动研发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协同发展。
历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江苏省人大代表,现任华通行集团董事长李凤祥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看法。
会上还启动了江苏省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联盟,发布了江苏省新能源产业链枢纽平台,一批外资研发中心项目签约。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合作、新能源产业链合作、生物医药产业链合作等,举办分论坛和对接活动。
活动现场,首次增设产业链对接活动,集中展示江苏省16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成效,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江苏省重点产业开展专场对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