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与乌江交汇的涪陵大地上,一支身披白甲的“健康卫士”队伍正以科技为矛、责任为盾,在看不见的实验室战场上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作为重庆市首批“三级甲等疾控机构”的核心科室,涪陵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凭借硬核技术实力与使命担当,成为区域公共卫生安全的“隐形守护者”。
科技赋能:打造公共卫生“智慧大脑”
走进涪陵区疾控中心检验科,640余台尖端设备构成的“科技矩阵”令人震撼。基因测序仪精准解码病毒基因序列,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快速锁定污染物源头,病毒载量检测仪实时监测传染病动态……让科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虎添翼。2024年,该科室一次性通过14项国家级、市级能力考核,涵盖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碘缺乏病监测等关键领域,技术实力跻身全市前列。
面对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门槛,科室独创“1人深造+全员共享”培养模式。9名技术骨干远赴市疾控中心“取经”,设备厂商工程师驻点培训,最终实现全员掌握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验科设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值班制度,曾在跨省邮轮食物中毒事件中大显身手——技术人员仅用6小时锁定致病菌,成功阻断疫情扩散,展现“疾控速度”。
全维守护:织密民生健康“防护网”
涪陵区疾控中心检验科构建起全方位民生健康防护体系:打造覆盖全区水厂的饮用水监测网络,每月检测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枯丰水期动态强化监测项目保障水质达标;依托国家级呼吸道监测网络实验室资质,每周筛查30份呼吸道样本并全年完成百余例腹泻病例病原检测,筑牢传染病预警防线,对2000余名基层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全区及周边区县HIV筛查实验室及检测点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及督导,助力全市率先通过"艾梅乙"母婴传播消除验收,织就从水源安全到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立体化健康保障网络。
区域协同:点亮技术帮扶“新灯塔”
涪陵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积极践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辐射周边的"新灯塔"。通过人才培训、设备共享和跨区域协作,将专业能力辐射至长寿、丰都、垫江、武隆、石柱等周边区县,科室技术骨干陈泓源远赴西藏昌都,不仅修复了当地停摆的气相色谱仪,更通过手把手培训使昌都疾控中心独立完成理化检测能力提升30%;为长寿、垫江、武隆、丰都等地的疾控机构提供艾滋病、流感等检测技术支持,推动区域疾控能力均衡发展。
未来蓝图:锚定科研创新“新高度”
面对新挑战,检验科已绘就发展路线图。未来3-5年将引进三代测序仪、高分辨质谱等尖端设备,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重点攻关病原体分型溯源技术,力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培养20名青年科研骨干,打造辐射渝东南的公共卫生检测高地。
“我们不仅是检验员,更是健康哨兵。”检验科负责人表示,“每一份检测报告背后,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在这场永不停歇的“健康保卫战”中,涪陵区疾控中心检验科正以科技之光,照亮市民的安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