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儿童乐园”:未保站成假期新去处
家住港龙新港城的马奶奶分享“孙女假期总拉着她到港龙社区网格党群直通站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来活动,这里能看书、运动,每天活动不同,比在家有趣多...”这一变化源于今年丁堰街道在港龙社区打造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关爱之家),旨在做靓“爱伴童行 善汇丁堰”儿童关爱品牌,通过专业第三方社会组织运营,为辖区未成年人构建系统化成长支持体系。
构建“丁堰模式”:深耕儿童友好场景
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丁堰街道探索出以未成年人保护为基础、困境保障为支撑、关爱帮扶为补充的“丁堰模式”。深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组建“龙馨儿童支援服务队”和“龙馨儿童议事会”,围绕社区治理议题开展30余场议事活动,提供8条有效建议,既解决问题,又提升儿童价值感与自信心。正如家长所说,“如今家门口的丰富活动让孩子告别假期看电视,还能学新技能。”
四季主题绘成长:系统实现“一季一成长”
以四季为经线、专业服务为纬线,构建“评估-介入-巩固”闭环体系:春季聚焦心理健康,通过三阶课程构建心理成长路径;夏季组建“党建+暖阳爸爸护卫队”,传授安全技能与军人品格;秋季以体育运动促进流动困境儿童身心发展;冬季创设“行走的红色课堂”,赓续红色基因,实现“一季一主题,一季一成长”。截止目前,街道未保站引导社会力量组建关爱联盟,精准对接未成年人需求,开展各类主题活动80余场。
定制化服务护成长:“一人一档”精准关爱
未保站为每位儿童制定“心理疏导+学业支持+生活技能”个性化方案,建立“一人一档”跟踪管理机制,培养多项能力。针对现有的26名困境儿童,构建精准化关怀体系,通过“定期入户探访+个案跟进+在线回访”,动态更新四色管理,实现“一人一策”服务;建立儿童保护救助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队伍,动态调整四色风险等级评估,开展完整个案管理周期,制定个性化服务,实现精准救助关爱。
下一步,丁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将在心理辅导、家长培训、个案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拓展“家校社”合作边界,让运河畔的每一位儿童都能在温暖阳光下健康成长。(李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