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小暑至,盛夏始!这份消夏指南请收好

小暑时节,中医讲究"春夏养阳"。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反而相对虚弱,养生需以清心、祛湿、顾护脾胃为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非最热,却正是酷热"三伏"的前奏,暑气渐盛,万物蒸腾。

一候温风至:大地不再有凉风,每一缕风都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难耐田野炙烤,纷纷躲入庭院墙角,鸣声愈显清亮。

三候鹰始鸷:高空中的鹰,也感知到地面蒸腾的杀气,愈发凶猛搏击。

一、饮食宜清补:

绿豆汤、荷叶粥、冬瓜薏米水——清心解暑,利湿生津

苦瓜、丝瓜、西瓜、莲藕——当季瓜果,天然清热

适当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温中散寒防空调病

少食肥甘厚腻,慎食生冷——保护被暑湿所困的脾胃

冬瓜荷叶茶

 

 

#小程序://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7Zp2z6svah0EVMa

二、起居有智慧:

空调温度莫贪凉,26℃左右为宜,避免冷风直吹

顺应阳气旺盛,可稍晚睡(不超23点),但需早起(6点左右)

运动选清晨或傍晚,散步、太极、八段锦为佳,避免大汗伤津

正午骄阳最盛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谨防中暑

三、情志需清凉:

暑热易扰心神,保持平和至关重要

可静坐、听舒缓音乐、阅读,让心静自然凉

俗语云"心静自然凉",不无道理

古人应对小暑,自有诗意妙法:

白居易临水纳凉:"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王维深入竹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太白夜泛轻舟:"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如今虽难效仿古人,却可于一方茶席间、一盏清饮中、一卷好书里,寻得内心的静谧清凉。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