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丽丹、杜贝儿)随着夏季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筑牢乡村儿童防溺水安全防线,6月27日,钱清街道游泳志愿者自发组织走进位于乡村的遗风幼儿园,开展了一场生动实用的防溺水公益宣传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急救演练等形式,为幼儿及教职工普及水上安全知识。
直击现场:沉浸式教学让安全知识“活”起来
“如果小伙伴掉进水里,能不能自己跳下去救?”在遗风幼儿园的小溪沟旁,志愿者通过提问引发孩子们思考。随后,他利用塑料划船和玩偶演示“呼救、抛绳、找大人”的正确施救步骤,孩子们在模拟中大声练习“救命啊!有人落水啦!”
活动现场,志愿者还设计了“危险水域大排查”图片游戏,引导幼儿识别河塘、深水沟等风险区域;结合儿歌《防溺水“六不准”》,用节奏和动作帮助孩子记忆安全准则。有老师表示:“农村孩子亲水机会多但安全意识薄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乡村防溺水教育亟需社会力量补位,近年来农村儿童溺水事故占比大,留守儿童因缺乏监管尤为突出。“许多家长认为‘会游泳就安全’,反而让孩子放松警惕。”志愿者代表坦言。为此,本次活动特别增设家长课堂,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和心肺复苏(CPR)实操,纠正“水性好无需防范”等误区。村民杨阿姨在志愿者指导下首次尝试CPR:“学了才知道,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这些技能太重要了!”
一场防溺水宣传,折射的是城乡公共安全教育资源的差距。当城市孩子穿梭于各类夏令营时,乡村儿童的安全成长更需要社会力量的“保驾护航”。钱清志愿者的行动证明,用专业与温度填补这道“安全鸿沟”,或许能从源头减少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