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江西万安:绘就森林可持续经营新画卷——探索林下经济与乡村绿色发展协同路径

江西万安,素有“赣江明珠”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1.81%,拥有林地面积216.45万亩,生态底色厚重。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创新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通过顶层设计、产业融合、机制创新与保障支撑,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的新路径,为南方集体林区绿色转型提供了“万安样本”。

顶层设计:绘就可持续经营蓝图

万安县立足生态区位与资源禀赋,联合江西益森园农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万安县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建设规划方案》,沿高陂镇至潞田镇打造全长50公里的示范带。规划明确“三个落实”原则:
   落位——依托交通要道与生态廊道,以遥感影像精准划定产业带范围,山区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落策——根据森林类型与立地条件,分小班制定经营措施,重点区域配套规划图与实景照片;
   落资——统筹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家储备林建设、油茶竹产业等中央及省级项目资金,确保建设有支撑、有监管。

示范带以“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抚则抚、宜封则封、宜游则游”为定位,聚焦彭门大径材培育、佰草汇林下经济、红豆杉生态旅游等方向,打造差异化产业矩阵,为林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融合:构建全链发展体系

万安县以示范带为载体,推动多元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林上林下联动、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立体格局,全县累计发展林下经济7.7万余亩,涵盖种植、养殖、采集、旅游等多业态。

多元布局提质效。依托全域资源普查,精准配置林场权属与流转山场,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推广林药、林菌、林蜂等模式,打造5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培育山香圆、岗梅、粉防己等道地药材主产区。截至目前,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7万亩,种植品种达24个,红豆杉养生谷等森林景观利用4处,初步形成“种养+加工+旅游”全链条格局。

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高陂镇:推广“林下种”“林中养”模式,吸引江西山好森林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打造草珊瑚、虎杖、黄精等药材基地130余亩,采取“保底租金+收益分红”模式,村集体年增收超4万元,带动30余户林农就业;江西好吃客农业公司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核心区3500亩,育雏房等50间),养殖规模达8万羽,注册“好吃庐陵”品牌,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弹前乡新桥村:联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打造沙氏鹿茸草示范点,突破种子休眠等关键技术,研建轻基质组培繁育体系,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计划年底建成集种植、培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多业融合拓业态。与中国林科院合作,构建“林—药—菌—养”四维共生系统,实现空间高效利用与资源循环。林下种植岗梅、黄栀子等17个药材品种,配套发展林禽、林畜养殖基地47个,年创产值超千万元;依托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打造“森林康养+文旅研学”新场景,高陂镇田北画村“林间写生+休闲康养”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高岭宿集景区以古银杏、万亩竹海为核心,集成宿集、茶室、游步道等设施,成为集观光、摄影、科普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标杆。

机制创新:激活共富内生动力

为破解“单家独户”经营难题,万安县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实现企业、村集体、林农三方共赢。

模式创新强联结。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国有林场+村集体+农户”“种养大户+村集体+农户”等共建模式:

高陂镇引进企业打造中药材基地,采取“保底租金+收益分红”,村集体年增收超4万元,带动30余户林农就业;

  • 潞田镇东村村流转连片林地3000亩,引入生态农业企业,农户实现“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

  • 韶口乡通过“国有林场+村集体”联营,流转809亩林地套种蔓荆子等中药材,前5年每年支付林农1.5万元,收益后按比例分成,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农户户均分红4000元。

林权改革破壁垒。针对“错登、漏登”“一地多证”等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项工作组,采用“四步问诊”调纠法,发挥村组“五老”作用,稳妥调处问题104件,释放林地潜力。鼓励村集体托管闲置山场,整合零散林地作价入股,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激发林农造林护林积极性。同时,探索林业经营权证发放机制,为江西君参林农生态有限公司等经营者提供权益保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

市场需求引方向。以市场紧俏品种为导向,确定山香圆、岗梅、黄栀子、粉防己等6个主栽品种,带动全县林下经济全面开花;依据光照条件差异,指导高陂镇等乡镇优化种植模式;通过“订单生产”模式,促成万安县呈祥林业合作社与江西省供销社本草科技公司合作,解决中药材销售难题,目前种植面积近2000亩,3年后预计达1万亩。

保障支撑:筑牢长效发展根基

万安县构建“政策+技术+金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为示范带建设保驾护航。

政策集成强引导。出台《2024年林业产业发展奖补扶持办法》,吸引吉安佰草汇、江西山好森林等企业投资,打造林药种植基地3000亩、林业产业基地7个;实施“一林场一基地、一乡镇一品牌”工程,整合资金集中扶持林下经济。

数字赋能提效能。开发“智慧林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土壤肥力、病虫害,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2%;田北画村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药材全周期溯源,推动产品溢价。

金融创新注活水。推出“毛竹贷”“油茶贷”,新增林业贷款超2000万元;探索公益林、天然林收益权质押金融产品,盘活92万亩生态资源,提供贷款意向授信2.9亿元,为林业经营主体注入“金融活水”。

通过系统改革,万安县走出“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未来,该县将以创建赣中南林下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让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造福百姓的幸福靠山。(供稿人: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林业局  郭庆)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