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热渐消,但“秋燥”带来的咽干、鼻燥、皮肤干等问题开始困扰不少人。此时养生,除了遵循“润燥养肺”的饮食原则,选对、用好道地药材更是关键。8月21日,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将举办“三医联动,数字创新,智能智造打造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样板”案例教学活动,带你从源头见证药材从种植到入药的“全生命周期”,让每一份都有据可依。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渐长,人体新陈代谢随之放缓,对药材的要求更高。比如润肺常用的百合,若在加工中沾染杂质,不仅功效打折,还可能加重脾胃负担。而药材的“溯源”,正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它像一张贯穿始终的“身份证”,记录着药材加工流程、质量检测结果等全链条信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可查,这也是上海同济堂药业举办此次溯源活动的核心初衷。
为了让8月21日的活动精准呈现药材溯源的核心逻辑,8月13日,上海同济堂药业已完成了一场严格的全流程彩排。总经理蒋焘亲自带队,副总经理张忠全、市场部张天泽等核心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按照预设的三条路线(路线一:展厅→质检中心→小包装车间→标本馆→加水线→煎药车间→配方车→配方机;路线二:小包装车间→质检中心→标本馆→展厅→配方机→配方车→加水线→煎药车间;路线三:全自动配方机→配方车→加水线→煎药车间→小包装车间→展厅→标本馆→质检中心)中的路线,进行了细致演练。这场彩排绝非“走过场”。
从参访节点的时长控制,到每个环节的重点展示,都受到了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的现场指导,只为8月21日呈现最清晰、最严谨的溯源流程。 8月21日,上海同济堂药业将启用三条路线并行的参观模式,由三位核心管理者分别带队,从不同角度解锁药材溯源的“全流程密码”。
蒋焘总经理带队的路线一,从展厅开始,这里陈列着同济堂多年来践行“三医联动”的成果——通过数字化系统整合药材饮片供应、加工流程追溯等。随后进入质检中心,你将看到专业人员如何对每一批次的药材进行“身份核验”。在小包装车间,全自动包装设备正在将质检合格的饮片分装成独立小袋。
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陈建茹带队的路线二,从“小包装车间”反向切入,重点呈现“包装环节如何守护药材最后一道防线”。这里的包装材料经过特殊处理,既能防潮,又能避光。随后进入的配方机车间,全自动设备正根据处方精准调配饮片,立秋进补讲究“适量”,精准配方才能避免“过犹不及”。
副总经理张忠全带队的路线三,以“全自动配方机”为起点,展示药材从加工到最终入药的“末端管控”。配方机连接的智能系统会实时同步药材信息,确保每一次调配都能追溯有记录。煎药车间里,智能煎药设备严格控制时间、温度,最大化保留药材功效,需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30分钟,才能让有效成分充分释放,这些参数都由系统精准把控。
此次活动的核心亮点,在于展现“三医联动”与“数字创新”如何重塑药材溯源体系。“三医联动”药材到患者使用的全链条都处于监管之下。每一份药材的信息都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链路上,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煎药记录,真正实现“透明可溯”。对普通大众而言,这意味着立秋养生时,你买到的每一包药材,都能找到“来龙去脉”;对行业而言,这是“智能智造”赋能中药饮片管理的样板,为中药材质量管控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
立秋养生,从来不是简单的“吃点什么”,而是对“健康源头”的把控。8月21日,上海同济堂药业的溯源活动,将带你穿透“药材”的表象,看到每一个细节,质检人员如何用科技手段守护安全,智能设备如何确保配方精准。当你真正了解“药材的一生”,便会明白:安心的养生,始于对源头的敬畏与把控。让我们一起走进同济堂,见证“全流程溯源”如何为立秋养生保驾护航,让每一份健康选择都清晰可见、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