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一团艾火点亮患者希望---专攻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的“汪氏灸法”

艾火不息,汪氏中医的守望之路

 

36岁考证,37岁辞职,38岁诊所开张。他不是医学院校出身,也非传统中医世家弟子,却一头扎进了中医这条路,如今慕名前来的患者已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

 

汪健,天台裕健中医诊所的创办人。“裕健”,音同“遇见”,寓意“遇见健康”。诊所设在乡下老家,朴素、安静、温暖,接诊时只有他一个人,却让无数饱受“缠腰龙”(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痛)折磨的病人重新挺直了腰板。

 

image.png

 

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祖传秘方,缘起一场邂逅

 

120多年前,一位来自万年寺的老和尚路过天台白鹤汪村,借宿于汪家老宅。见主人热心善良,临别时赠送治疗“缠腰龙”秘方,嘱咐好生保管、造福乡邻。自此,这门技艺在汪家代代相传,虽无招牌却救人无数。

 

真正让这套灸法声名远播的,是汪健的祖父——汪方木(第四代传人)。

 

汪方木原是白鹤中学副校长,平日里为人忠厚,常为师生家属义务灸疗。退休后,他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此,从一开始每年二三十位病人,到后来每年一千多人,最多一天接诊十一人。目前,慕名前来外地的患者从台州三门、临海,渐渐延伸至宁波、杭州、上海,甚至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都有。

 

老人去世前交代:“这门手艺不能断。”汪健听进了这句话。

 

从家居建材到中医传人

 

汪健原本在家居建材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是大家眼中的“有为青年”。但在他心里,一直藏着另一段生命轨迹。

 

十几岁起,他便跟着祖父学习灸法。那时的他,没想过靠这个吃饭,但谁有小病小痛,他总会主动“动手一试”。直到中年,汪健逐渐意识到,真正让他有成就感的,不是签下几十万的订单,而是帮一个因疱疹疼得睡不着觉的老人解除痛苦后的一句感谢。

 

36岁,他决定考取中医证。37岁,他辞去高薪职位,回到老家,只做一件事——行医。

 

“我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回根寻源。”汪健说。

 

隔物灸:一团艾火,一身清凉

 

与传统服药打针不同,汪健专注“隔物灸”——一种纯外治手段,将特制艾丸置于相关穴位,通过药热传导起到治病的效果。不打针、不吃药,无副作用。

 

“疱疹期,基本上灸一次就能治愈。后遗神经痛虽难治,但我这里有效性能达到82%左右。”汪健说这话时很平静,仿佛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可在患者眼中,这却是“神迹”。有位来自温州的老先生,神经痛了三年有余,吃药无数,电疗无果。后来经其他患者介绍,坐高铁来天台求治。“其实一开始只抱着试试的想法,没有抱着很大的希望,因为三年间看了很多地方,试了很多方法,最后都没有什么效果。没想到在这边做完第一次治疗,疼痛减轻了一半。”他激动地说:“这次总算遇见对的人了。”

 

费用呢?一次仅两三百元左右,比起动辄几千元的西医方案,实在是“良心价”。

 

只愿手艺不绝,温火常在

 

“很多人问我,亏不亏?这么便宜、又不开药。”汪健笑着摇头,“祖上留的不只是方法,更是一种责任。”

 

他没有商业野心,也从不做夸张宣传。诊所远离市区,装修也简简单单,一桌一床四把椅子,一块简单的诊所招牌。可越是低调简单,越显真实。但不影响每天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

 

image.png

 

如今在那间乡下小屋的艾烟之中,一团团温热的艾火,还在静静燃烧,给众多身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带去了希望。

 

而祖父那句“这门手艺不能断”,汪健早已默默记在心头。守住它、传下去是他一生的承诺。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