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架设数字桥梁,点亮银发幸福

“要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国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智慧助老”指明了方向。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畅享数字红利,不仅是技术普及,更是关乎老年群体幸福尊严的社会文明课题。今年暑期,扬州大学商学院“数字悦老,智享幸福”实践团队,带着使命与热忱,先后深入连云港市赣榆区镇西社区与扬州市宝带社区,以“智能手机教学+深度需求调研”双轨并行,开启了一场探索数字文化消费如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暖心旅程。

(图为7月2日“数字悦老,智享幸福”团队出征图。郜星星供图)

在扬州市宝带社区活动室里,团队成员化身“数字小老师”,与社区老人围坐一堂。青年志愿者们敏锐地发现,在这个社区,许多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姑娘,快教教我这个‘抖啥音’怎么看孙子!”李奶奶的请求道出了普遍的心声。团队成员霍思彤立刻俯身,从应用下载、账号关注到视频通话发起,一遍遍耐心演示。当李奶奶颤抖的手指终于成功点开孙子刚上传的校园视频,老人眼中闪烁的泪光让在场所有人动容。“以前只能干等电话,现在天天能看到小孙孙蹦跶,日子都有滋味了!”李奶奶的感慨,印证了短视频平台正成为维系亲情的数字纽带。团队成员李想感慨道:“那一刻我懂了,我们教的不是冰冷的操作,而是传递思念的温度。”

(图为7月2日团队成员在宝带社区指导老人使用短视频平台联系亲人。霍思彤供图)

在连云港镇西社区,实践聚焦更深层的“智享生活”。团队发现,这里老人对健康管理类应用需求迫切。在社区活动中心,志愿者李月佳正协助赵爷爷使用在线医疗平台:“您看,点这里‘在线咨询’,就能把拍的血压照片发给医生。”赵爷爷患有慢性病,以往复诊奔波劳顿,如今学会远程问诊后如释重负。教学现场,志愿者们针对老人“易忘难精”的特点,创新设计“大字版操作指南”和“一步一图”简易手册,将复杂操作拆解为直观步骤。当老人独立完成首次线上挂号,脸上洋溢的自豪感,成为数字赋能最生动的注脚。

(图为7月6日团队成员在镇西社区指导老人使用在线医疗平台。郜星星供图)

教学间隙,深入的需求调研同步展开。在镇西社区,团队通过问卷与深度访谈,捕捉到鲜明的地域特点:约78%的老人将短视频视为情感寄托,渴望更简洁的亲情互动功能。而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宝带社区,62%的受访老人对在线课程兴趣浓厚,却常被复杂界面阻挡脚步。“京剧、书法课要是能像电视换台那样简单多好!”老教师周阿姨的期盼,揭示了适老化改造的核心痛点。团队成员运用专业模型分析发现,数字文化消费能力每提升10%,老年人自评幸福感相应提升约6.8%——这组珍贵数据,为破解“智享幸福”密码提供了科学支撑。

(图为7月2日团队成员在宝带社区记录老年群体数字文化需求。凡文轩供图)

这场双城实践,不仅是一次技能传递,更是一场关于尊严与温度的社会实验。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解码银发需求,用人文关怀弥合数字断层。科技的温度,凝结在志愿者为老人调整手机字体时指尖的微光里,铭刻在“别急,我们慢慢来”的轻声安抚中。当越来越多的“青春摆渡人”加入这场温暖接力,“智慧助老”便从愿景走向现实。扬州大学商学院学子将继续循着“数字悦老”的星火,在更广阔的土地上,以青春智慧点亮银龄幸福,让“智享幸福”的清泉,流淌在每位长者的指间心田。

(供稿:郜星星)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