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消息 会员中心 将文章置顶到百度搜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投稿咨询】
【我也要发广告】

新人限时福利

“声”临其境,“听见”文学 ——专访播客人杨大壹,探秘声音中的文学世界

为深入探讨文学类播客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影响,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声’临其境,‘听见’文学”研究团队于7月3日对知名播客制作人杨大壹进行了专访。本次访谈聚焦文学播客的创作生态、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核心议题,为团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图一:实践团队在传媒技术学院前合影

谈及创立播客的初衷,杨大壹表示,他与两位搭档自幼便怀有浓厚的广播情结。2019年,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打造一档探讨文艺作品的播客节目,于是便有了《文化有限》。节目初期定位为泛文化播客,涵盖书籍、影视等文化内容,经过十期节目的探索与沉淀,最终聚焦于“讲书”这一核心形式。

在内容创作上,《文化有限》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从未试图与脱口秀等流量型节目争夺流量。杨大壹坦言,团队从未因流量问题感到困扰。他认为娱乐性内容在媒介生态中更易获得广泛传播,这是毋庸置疑的。加之三位主创将播客视为本职工作之余的放松方式,选题因而能摆脱流量束缚,回归本心。

 

 

图二:实践团队线上采访杨大壹截图

针对播客媒介的困境,杨大壹指出,商业模式的不成熟是关键。“商业投放量与播客创作者的增速并不匹配,创作者的受益得不到保障”。而要解决这一困境,创作者要持续打磨优质内容,吸引更多听众,让品牌方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态循环,实现播客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有意涉足播客创作的本科生,杨大壹建议:可以多尝试不同选题,找到自己的创作的模式。不必过早设定过高的数据目标,关键在于每期节目是否触及真问题、是否让参与者有所收获。

杨大壹及其团队对初心的坚守、对内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行业生态的深刻洞察,为“‘声’临其境,‘听见’文学”团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坐标,也进一步明晰了文学声音在当代媒介环境中的独特价值与发展路径。

供稿:“声”临其境,“听见”文学实践团队

作者:沙如佳 桑季

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交易请谨慎。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探索
企业
财经
重点关注